达真堪布:放下一切众生是智慧,不放弃一切众生是慈悲

2023-12-27 22:51

简介跟亲朋好友及其他众生交往要有度,应该适度。如果你能把握适度,就不会互相伤害,甚至还能真正利益他们;若是把握不住这个度,尽管你想互相利益,结果却是互相伤害。无论是夫妻、母女、父子或者朋友、同事等,彼此之间都是要交往的。一个小乘修行人可以远离这些,但是一..

跟亲朋好友及其他众生交往要有度,应该适度。如果你能把握适度,就不会互相伤害,甚至还能真正利益他们;若是把握不住这个度,尽管你想互相利益,结果却是互相伤害。无论是夫妻、母女、父子或者朋友、同事等,彼此之间都是要交往的。一个小乘修行人可以远离这些,但是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不能远离这些,更不能放弃这些。若是你跟这些人在一起或者经常交往,可能就会退失道心,甚至会失去解脱的机会。那么,应该怎么办?应该把握这个度。虽然很难,但若是你能把握住了,就不会烦恼,不会痛苦,互相不会有伤害,互相不会结恶缘。

若要把握这个度,就要有智慧。佛法是智慧,就是告诉你怎样才能把握自己,怎样才能帮助别人,也可以说,怎样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利益他们、帮助他们。现在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糟糕,是非常不好处理的。怎么办?你要学修佛法,让自己增长智慧。只要自己有智慧了,就知道怎样去把握,就知道怎样去相处了。若是你自己没有智慧,即使释迦牟尼佛亲自降临,也没有办法。也许有人会问:“佛陀应该有办法吧?他有神通嘛,通过神通把我们的关系搞好就可以了。”尽管佛的神通不可思议,但是众生自己的业力也是不可思议啊!所以,即使佛陀亲自降临,也只能教你这个方法,告诉你不要太执着,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一切都会好的。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其实,这就是方法。若是你真的能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佛讲了,一切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心平静了,一切都平静了;你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了。都是自己的心。若是你心态总是不稳定、执着,随着境动,关系会越乱、越不好。

跟这些众生交往的时候,要保持适度。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对他们有怨恨。所谓不能过度亲密,就是指不能特别贪爱,不能以贪爱心去接触。所谓不能有怨恨,也就是指不能抛弃,不能舍弃这些众生。

我们应该以慈心和悲心跟他们接触,保持适度。我们有一句法语:放下一切众生是智慧,不放弃一切众生是慈悲。若是深一点讲,就是这个意思,既不是贪爱,但是也没有抛弃、没有舍弃。

若是有智慧,就没有贪爱了。所谓智慧,是指无我的智慧、空性的智慧。你若证悟了无我,证悟了空性,就没有了人执和法执,也就没有我执我爱了。没有我执我爱,就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就没有所谓的贪爱。有智慧就没有贪爱,不贪爱世间,不贪爱亲友。

若是没有贪爱,会不会远离众生,舍弃众生啊? 不会。不放弃一个众生,这是慈悲心,有慈悲心还能舍弃众生吗?所谓慈悲心,是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只要有慈悲心,就不会舍弃众生。我们自己发了愿:我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我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真心地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没有舍弃众生。

以上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讲与众生交往的度。也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人和人交往的时候,要保持适度,保持距离,不要太亲密,也不要结怨恨。但是,这样讲有点太浅了。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应该这样理解:既能放下一切,又能不放弃一切。不能放弃,但是要放下自私,放下贪欲。自私和贪欲是一种狭隘的心。我们之所以会处处生烦恼,处处遇到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胸太狭隘了。如果你能把心量打开,把整个法界视为自己的家,把一切众生视为自己的家人,以慈心和悲心去接触众生,跟众生交流,就不会有这些事儿了。应该把自己的心态修炼成像大山那样稳重,像大海那样广阔。

 


评论问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