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法师:灵山慧雨浥轻尘(二)

2024-04-12 20:51

简介我们在乎什么,所在乎的就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需要把所有在乎的东西想象成无,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和、宁静、从容、自在的心。大智慧者无障碍我讲过,你在乎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障碍。你在台上演讲,在乎别人笑话你,你就讲不好。你做企业,太在乎钱,钱就不能到你口..

我们在乎什么,所在乎的就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需要把所有在乎的东西想象成无,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平和、宁静、从容、自在的心。

大智慧者无障碍

我讲过,你在乎什么,什么就成为你的障碍。你在台上演讲,在乎别人笑话你,你就讲不好。你做企业,太在乎钱,钱就不能到你口袋来。你在乎名望地位,当你的乌纱帽被摘下来,你心里就无所适从,有巨大的失落。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在意的每样东西,都要把它想象成没有了、消失了——你有子女,就想象自己没有子女,你有钱,就想象自己没有钱,你有高学历,就想自己是个小学生。当你把所有在乎的东西都想象成没有的时候,你还能保持一颗平和、宁静、从容、自在的心,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我经常这样观照自己:每次开车上高速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出车祸了,手脚坏了,都锯掉,最后只能像易拉罐一样活着的时候,我怎么办?现在我的父母还健在,但有一天他们都离开我了,我怎么办?这也是把有的想成没有,接受最坏的可能,打破自己所依靠怙恃的一切。

所以我现在特别珍惜父母还在的时候,经常回去看看他们,等到明天没有了,就不会留下太大遗憾,因为你想到最坏,才会尽力去珍惜。佛教里面讲,今生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因缘和合,因缘散了,便是永远的分离。伴侣会离去,子女会离开,父母会离去,一切都是无常,都在变化,都处于生住异灭的过程中,包括我们的身体,也会衰败,会消亡,到下一世,会有个新的生命载体。当我们明白这些,就会以平常心淡定地面对一切变化,我们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种淡定的力量,修这种内心的宁静。能够观照法界的缘起性空而产生的一种大定力,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智慧。

我们首先来讲,什么叫智。智就是决断,慧是什么呢,抉择。也有人说,智是向,慧是离。每个人都有到达终点的可能,但是如何把这种可能上升为现实,就要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每一个问题上都做出明智的决断和抉择,这种决断和抉择,也可以说是把握住离与向的度,这就是智慧。

慧就像目标、理想、使命或者宗旨,你的理想是最终想你的人生要达到什么结果,那每天所碰到的问题所进行的决断,是不是跟那个目标是一致的,那叫智慧。可以这样理解,智是相,慧是理,就是事物的表象你能认识清楚,叫做智;你能把事物的原理、规律通达,这叫慧。

或者我们说慧就是道,智就是器。道是什么,是大规律,不变的规律、原则;而器是小技巧和方法。所以道是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说在智与慧中,慧是根本性的东西,是纲,智是目,纲举则目张。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慧是形而上,智是形而下。器,其实就是世间的一切东西,凡我们看到的所有,都可以叫做器。相反的,道,常常就是隐藏在事物背后我们眼睛看不到的那部分。

智慧人生:

宁静、破立、转换

想达到自己的理想、目的,便要有智慧:第一,我们要学会训练自己的心随时随地处于宁静的状态。有一句话很流行:想让一个人灭亡,先要让他疯狂。一个人疯狂之后,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从小人物到大人物无不如此,你看希特勒,一时疯狂,野心膨胀,欲统治世界,认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独掌乾坤,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结果却以最快的速度灭亡。疯狂是种什么状态?肯定是和宁静背离的。

第二,破立。你想立多少首先要破多少,你能破就能立,不能破就无法立。对这个概念大家有空去深入地思维一下,凝神想象,你会发现,世上很多事物的原理都跟这一思想有关,都跟这种思想是相应的。前段时间我去北京,跟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这个社会是个矛盾体,以前我们都很贫穷的时候,没有什么贪官,当我们的物质渐渐丰盈起来,贪官就出现了,然后我们就反腐。反腐到了一定的时候,又放下,放一阵,贪官又出现,又开始反。社会永远是在矛盾中前进的,这种矛盾也是一个破立的过程。或者说我们看社会这个集体有裂痕和震荡,我们还可以修复,当修复到一定程度无法修复的时候,接下来怎么样?改朝换代就开始了。你看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还可以修复,说明这个社会机体还是良性的,还可以医治,当什么药都无效的时候,就只能死翘翘了。所以如果有天我们不能修复的时候,翻天覆地的变化接着就出来了。它也是建立这种破立的关系上。

再反过来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通宵熬夜,玩乐啊,加班啊,都不累,第二天精神抖擞。但过了四十岁以后,感觉身体精力大不如前,开始走下坡路,走到极致的时候,就幻灭了,死掉了。死掉之后是这一生生命划上句号,但是下一期生命又开始了。你有没有发现,世上任何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人有生老病死,月阴晴圆缺。所以我们在自己拥有的那一段时间里面,如果你发现企业不行了,能不能把自己淘汰掉,然后重新再做一个?能“破”的人,他永远能“立”。他是处在这样一种智慧的状态。

嘉兴有个老和尚去世了,我们去给他开追悼会。老和尚活到94岁,20年前就把这个寺院的住持交给另一个师父接手,而且那个小师父不是他的徒弟,是别人从其他地方介绍过来的。前几年我们去看他,发现他精神很清明,身体健康,我觉得这个老和尚不简单,是真修行人,他把什么都放下了。而我们现在很多老板,把企业从策划到管理各个方面都攥在手里,攥的死死的牢牢的,直到死的时候,不得不放下才会放下。我们看看邓小平,复出后的邓小平,他从始至终没有当过***,***都没当过,而像胡耀邦、赵紫阳等后生都当过。这也是能放下的表现。

很多人之所以企业做不好,因为他总认为企业是自己的,过于专权,什么都想抓在手里,什么都放不下,这样一种状态怎么能做的好?你抓的越多,障碍你的就越多,这其实是我执,我执,是人生的大敌。

所以禅修所达成第三种境界,我们叫转换。好比在墙壁里走不出去了,无路可走,许多人就在那里不断地碰壁、撞墙,甚至头破血流,不断找墙的原因,说墙太坚硬,或者说自己的额头太脆弱。但有智慧的人他这条路走不通,去找另外的路,总有一条可以走出来。

在生活中不会转换的人就活得很痛苦,比如家庭不幸福,事业不成功,工作不如意,痛苦来了,他就纠结,卡在那个拐点上,怨天尤人。我们观察一下,荷花在什么地方长的最茂盛、芬芳呢?在又脏又臭的泥塘里。荷花在这么污浊的环境里,却能开出洁白的花朵来,这是转换。情同此理,我们人在各种逆境下,就看你能不能转换,你能转换,敌人、挫折、困难、打击,都能成为你的营养,使你更强大,更早成熟起来。当街对面也开一个店卖同样的产品时,一般人都在想,怎么这么倒霉啊,天天把我的客户抢走!但你也可以换种思维:有了这个店,我就要把我的店开的更好,时刻想着怎样超越他,这样去想的时候,你就开动智慧,想尽各种办法,然后把你的潜能激发出来了,你的店就开的蒸蒸日上流光溢彩,如果不是这样,说不定你的店就死气沉沉没有什么起色。

我以前在普陀山教书,每个月拿四五千块钱,生活安定无忧,真是太好了,一个礼拜两节课,剩下时间自由支配,一天到晚闲的喝茶,然后没事了就和同事一起聊天。我来到濮院后,这里是块平地,一穷二白,要从这个地方建起一方道场,不知脱了多少层皮。但是我的人生真正的成长就是在这个阶段,磨练和痛苦铸造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我在学校跟那些学生讲,一个男人一定要在苦难中磨练了,你身上才有那种淡定的超凡脱俗的魅力。你碰到问题就哭着喊着说不行了、受不了了,你身上就缺乏那种沧桑阅尽后的沉淀大气。我们的人生一定是这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你想营造人生的辉煌和与众不同来,必须把所有的经历都化作营养来吸取,所以我们遇到打击我们的恶人,碰到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我们不要害怕、不要抗拒,你要让他跟你共存,你要学着转化它,让他成为你体内的一部分。

我们看看美国的总统林肯,是谁把他推上总统的宝座呢?他老婆。他的老婆不仅不温柔贤惠,而且河东狮吼的功夫堪称一流,她长啸一声可以使地球抖三抖,可怜的林肯为了躲避家里不时发生的“地震”,常常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不愿意回去,这样他就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大家有空去看看历史上的那些丰功伟绩之人,他们的人生都遭遇了诸多不顺,但他们强有力地转化了它。司马迁,被汉武帝活活宫刑,那时候一个士大夫受此刑法是奇耻大辱,他以后没法再在众人面前出现,等于没有了社交,没有了朋友,不敢跟别人来往,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投入《史记》的撰写中,成就了煌煌巨著,流芳千古。

就像我们生病了,你不要害怕,不要抗拒,心里要接受它,然后这个病就与你共存,慢慢地你发现这个病不是很严重了;你越害怕,越严重,最后它就把你克死了。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有人骂你,你很生气,他就很快乐,你要是不生气,他骂你感觉没有意思,下次肯定不想骂你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能让你痛苦让你暴跳如雷,说明你还在乎他,如果你根本不在乎他,没把他放在心上,还值得如此吗?由此可知,其实很多敌人都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

所以禅修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关键——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观照自己,不迷失自己,从而活出智慧人生。

 


更新于:8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