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忏悔与负责任

半生孤酒2024-12-21 14:51

简介圣严法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圣严法师简介,圣严法师讲座开示,圣严法师经典语录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圣严法师简介_圣严法师讲座开示_圣严法师经典语录等内容,十八层地狱警示网劝人向善!..

第四篇 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 - 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悔。在当下承认错误的同时,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佛教徒通常是在佛前忏悔,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是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会在佛前求忏悔,请佛菩萨为我们作证明。佛经指出,凡夫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因此无论我们如何客观持平,都不免会犯错。尤其我们的记忆总是很快就把错的、坏的事情忘掉,或是不愿想起,甚至于把错误合理化;但是对自己得意的事、对别人的贡献,却又记得牢牢的,而变得自傲自大不懂得谦虚心。所以无论知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我们都应该忏悔。

其实在我们一生之中,无意间对不起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最亲近的亲人;我们伤他们的心,让他们受苦受难,而自己并不知道,甚至有时候让人家受苦受难,心中还在幸灾乐祸,说:「活该!希望他再更苦一点,这样才能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像这样的心理,都应该要忏悔。如果我们平常能够天天忏悔的话,我们的身心行为,就会愈来愈清净。

如果做错了事不忏悔会怎么样呢?佛教徒相信「罪有罪报,业有业报」,果报有好有坏,好的叫作「福报」,坏的叫作「业报」、「罪报」。如果不忏悔,我们受的苦难就会多些;如果忏悔,受的苦难就少些。

我们的家庭、事业、学业,甚至于健康,都免不了会产生种种的挫折、磨难。这些阻碍、不如意、不顺心,其实都是我们过去在有意、无意间,所造的种种罪业,而形成的果报。但是许多人不理解这个观念,一旦果报现前了,就觉得是老天没有长眼睛,而埋怨:「像我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老天对我不公平?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事?简直是没有天理公义!」

甚至进一步会想:「天底下根本没有天理、良心!既然人家对我这么坏,凭什么我要对人家好?」从此自暴自弃,出现报复的心态。这样不仅害他人深陷苦难,也使自己再受一层烦恼所苦。所谓冤冤相报,无有尽期,真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如果还不懂得忏悔,想清楚问题的症结,情况便会愈来愈严重。

如果不忏悔,就像欠债不还一样,总有一天债主会逼上门来。尤其到过年的时候逼得更紧;试想看看,过年过节如果有债主上门逼债,不是很痛苦吗?忏悔以后,无论有形、无形,无论债主是不是在我们面前,至少我们良心上的负担已经减轻了。

可是忏悔以后,并不等于罪过就此一笔勾消,而是「承认错误,愿意承担」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钱我会慢慢的还,等我有钱的时候一定会还,而且会主动还。」而且忏悔并不是将所有的过失都推给佛菩萨来负责,如此是误解了忏悔的真正意思,也不符合因果观念。

不肯担负责任,就不会改变自己,业力就永远存在,这种假的忏悔并无法净化内心;而且不忏悔改变,便无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其实,只要肯接受「人是无法逃遁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的观念,就会提醒自己少做一点错事,这样便能达到防非止恶的功用。所以忏悔之后,不是什么事都没有了,而是要更努力多做功德、多行布施,以积聚善缘。

忏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只要至诚地表明忏悔业障、罪障的决心即可。另外,也可以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它的意思是:「由于我过去贪、瞋、痴的心理,造了种种的业,透过行为、语言和思想表现出来,伤害到人;现在我来到佛前真心忏悔,愿佛菩萨给我做证明,证明我已经全部忏悔了。」

忏悔也可以用拜佛的方式,一边拜一边忏悔,一面念一面拜,或者是念完以后再拜。藉由无我的礼拜及〈忏悔偈〉的反思,就能毫无隐瞒地彻底承认错误,并增加担负责任的勇气,达到忏悔的功用。

更新于:9小时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