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9.佛道之别
炫明2022-06-15 05:34
简介(一)公案本文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本净禅师丈室。(缘起于现象界,杨光庭无意间造访司空山本净禅师,因慕道已久,趁机请师开示。)光庭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久仰大名,更慕师之佛道已久,请师慈悲开示。)禅师曰:..
(一)公案本文
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本净禅师丈室。
(缘起于现象界,杨光庭无意间造访司空山本净禅师,因慕道已久,趁机请师开示。)
光庭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
(久仰大名,更慕师之佛道已久,请师慈悲开示。)
禅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隈山傍水,无所用心。」
(玄宗号召甚多禅宗硕学集于京师,要讨论佛法,应无问题。吾本无心道人,居于深山旁水之处,无所用心而已。)
光庭泣拜。
(感师之吝于垂教,是否悲从中来?)
禅师曰:「休礼贫道,天使为求佛耶?问道耶?」
(好!好!不用礼道人我,中使要求佛呢?或问道?)
曰:「弟子智识昏昧,未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
(我愚昧无知,不知佛与道,其意又有何不同?)
禅师曰:「若欲求佛,即心即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
(若要求成佛,则即心即佛,若要会道,那无心是道。)
曰:「云何即心即佛?」
(何谓即心即佛?)
禅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因为佛是以心来悟知佛性,而真心是以佛性如如不动而彰显。若行者能了悟无心,那可觉知之佛性亦不存在。)
曰:「云何无心是道?」
(那何谓无心是道?)
禅师曰:「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道之本源是无心,无心故名为道。若能了悟无心之道理,那无所有心即是道也。)
光庭作礼,信受。
(中使欢喜信受而去。)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佛者自性随缘应缘所起心之用,道者无心即是道。前者言一个修行者悟得空理后,已能不被内心妄执所黏,才能遇缘随缘,能知过去未来事,皆由此一真法界用心而起。后者让心能不随缘应缘,守住空寂,倒也能清净自在、无碍。我们修行过程中,先要学无心、空心,不着、不黏,有此修证后才能回过来利用此佛心,来徧知一切世间人事物等事端。
若行者不知此道理,本末倒置,从有为法入门而不知学习空理,进入无为境界中去磨练,则不能真正悟得「空」的境界,那是有觉知心而不能有实质的定力,所以没有办法证得解脱之见。这是学佛法者与外道不同的地方,诸佛弟子不能不知有为、无为之间的差异,知而后能行,才能真的证得空、有不二的中道观。未得中道观前是学空三昧,成就自己内心对一切外境、内心之妄执性的去除;当内心廿个随烦恼不起,六大根本烦恼淡薄,即能悟得真空理地,对外、内境不黏,即能使五根脱黏于外境,也能使意根脱黏于内在的妄执性。
如此用功即能知修行过程之道理,那佛、道之分野,就不必落于无谓的诤辩,佛者即心即佛,道者无心是道。学佛学道都由自己因缘而发,但若有善因缘能 学佛道,何必定要等下一期来到人间再来修佛道。所以世尊来人间示现,开示无上妙法,都是度化诸多外道,学习无心是道的道人,让他们知道佛道是什么。有了道心不能脱黏,就是没有悟得解脱知见,若能觉而无住,或者觉而无所知,则佛道修证成矣!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佛道之别」,佛与道本无别,佛者出于道中,道者是佛的根本,两者不能强加分别,就像是修行人从初发心、善行、禅修,得色界初、二、三、四禅境,或入无色界四空处定,再修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得解脱之见,建立了「道」的基础。然后反过来,修六度波罗蜜多,学习空有不二的佛法,了知「即心是佛」、「即心即佛」之境界。
在修道过程中,不落于语言文字,不落于见闻觉知,守住一觉知而不住一法,不黏一法,如此用功即是在学道,古德言:「不住一法守真空」,初学道就要像这样子。得知「道」之根本后,就能断一切外内的妄执真如性,妄执性不灭,就是没悟得「真空」,这样就没有得解脱知见。此等人虽号称修道有所成,但心中容不下外在所知、所见、所闻,见人有所言说不如己意,即为文反驳之。见人境界不是他所知,也会以己所知而反驳他人所证境界。这就是「道」未建立故。故本公案中说「无心是道」,既然是无心何有言说,就不必去强说,知者自知,不知者却来要强说,即落于无端之争论。所以我们要先学习无心,见、闻、觉、知后能无心,就能去掉无始劫来所熏习而成的妄执性、邪真如习性。
若妄执性灭,即能开始学习大乘的佛法,以六度培养一切的智慧,以智慧用在生活起居间,如此就不一定要离群而居,处大众中能自在,自在中能随缘度化、应化,如此来厚植自己成就菩提道的资粮。
3.语体文解
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本净禅师丈室。
唐朝玄宗在位时,于天宝三年时特遣中使杨光庭先生入山中采药,所要采的药是常春藤。在唐朝时代还没有在宫廷中服侍的所谓太监,当时有的是中使,中使者即是宫廷中供皇帝左右使唤、服侍的人。此名杨光庭中使者入山后,因山中有寺庙,住有一本净禅师,顺便即造访本净禅师的方丈室。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本公案缘起于杨光庭中使上山采药,入山顺便造访司空山本净禅师,因慕道已久,趁机请师开示。」
光庭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
杨光庭中使礼见禅师后,即请求说:「弟子我杨光庭仰慕禅师道行已久,惟愿和尚慈悲,微略地垂怜加以开示。」按语说:「我杨某久仰大名,更慕师之佛道已久,请师慈悲开示。」
禅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隈山旁水,无所用心。」
本净禅师对官员较客气,即回答说:「今天下所有禅宗有修有证的大德们,都汇集在京城里头,您天使回到朝庭后即刻可以咨询参问,定可以解除您对于修学上的问题。贫道我居住于弯曲山边,倚旁着天然水流边,但心中总保持着无所用心而已!」
按语说:「玄宗号召甚多禅宗硕学集于京师,要讨论佛法,应无问题。吾本无心道人,居于深山旁水之处,无所用心而已。」
光庭泣拜。
光庭中使听禅师如此婉拒所问,心中不免戚戚焉,因而悲泣而礼拜禅师,请禅师慈悲开示,不要推脱了。按语说:「感师之吝于垂教,是否悲从中来?」
禅师曰:「休礼贫道,天使为求佛耶?问道耶?」
这一拜使得禅师不得不发起慈悲心,多少就说些自己所知的佛法。因而说道:「不要礼拜贫道,天使您所问为求成佛?或是为求学道?」道与佛本自不同,两者是有差异的,大部份无知修行人也搞不清楚佛、道有何分别,只有真正佛弟子,才知道佛与道到底差别在那里!两者虽有别,但道亦涵盖在佛道中,可说是佛道中的一个阶段而已。按语说:「好!好!不用礼道人我,中使要求佛呢?或问道?」
曰:「弟子智识昏昧,未审佛之与道,其义云何?」
光庭中使答说:「弟子智识不足,懵懵懂懂地昏昧不清楚,不知道佛与道有何差别,其意义如何还请禅师开示。」按语说:「我愚昧无知,不知佛与道,其意又有何不同?」
禅师曰:「若欲求佛,即心即佛。若欲会道,无心是道。」
本净禅师即回答说:「简单地说,您若是要学习佛法,遇缘现境无有自己习气相应,祇让自心现起心意念而不去加以分别善恶、好坏、美丑,这就是所谓的即心即佛之境界,让自心自现其境而无住。若是您要学习道法,体会什么是道?那就面对一切境时,不能起心动念相应,使您自心住于一空寂中,这就是道法。」
按语说:「若要求成佛,则即心即佛,若要会道,那无心是道。」佛与道最大不同即在于佛法是能随缘应缘,在行住、坐卧中随缘起心动念中,体知种种因缘,随意做作,但却无所执取一切境界,故虽有境缘起灭,但无法执想。若说到学道,只要无所用心,让心不去应一切缘,得心清净无碍,这就是道。所以道者无所用心,佛者从心地中起心法,却能对心法无所执取,这是佛、道之修行境界之不同处。行者若无道法的修证,悟不得真空理地,当然就不能来学习佛法,简单讲要先学得有禅定力,才能来让心随缘应缘,产生无量的心通力,此心通力是超越时空,能觉知一切事,但内于心能不去执着,在外不去说出于口,故祖师大德腾腾和尚言:「心中了了总知,且作佯痴缚钝。」
曰:「云何即心即佛?」
光庭中使再问说:「那什么又是即心即佛呢?」按语说:「何谓即心即佛?」禅宗古德常言即心即佛,这是修证到内心清净、无执时,自性佛心随缘而现起的心念,此念即是佛性所感而现的,且是祇现一念,不会有第二念。若有第二念起即是自己的妄想念加上去了,这是大家要分辨清楚的地方。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很多没有悟到自心佛性,但心亦会有感知一些事,此事的心念来自于外在的菩萨、护法神,更糟的是有非人、魑魅、魍魉之类,来以心念媾通此等人。所以要分辨何者是自我修证而得的佛心,何者是外缘在打小报告的心意念,这两者是不能混淆的。不然如后者未证说证,未得说得,是大妄语戒外,最后还是成为魔子、魔孙之类而不自知。
禅师曰:「佛因心悟,心以佛彰。若悟无心,佛亦不有。」
本净禅师即开示说:「佛性本是具有空、有两面,一者空如来藏性,二者应缘起念之不空的如来藏性。故空如来藏依有相而得悟自心起灭,有相之心以空如来藏来彰显其用。若能知空如来藏之本来,对外境不去执取或攀缘,则佛心不起作用,这时是无所谓佛性之存在与不存在的。」经云:「诸法因缘生,缘灭法灭。」当缘不来时,佛性在何处?是在空、无有之处,要知佛性空、有之二相,也只有在有因缘法来之时,才会起佛性之性用相应。
按语说:「因为佛是以心来悟知佛性,而真心是以佛性如如不动而彰显。若行者能了悟无心,那可觉知之佛性亦不存在。」佛性空、有之二如来藏性,若无真因缘来时,是无佛性可寻的,若真因缘来时,不空如来藏性即现起,有一如如不动的觉知心,来反应外在真实的因缘。若无因缘来时所起的心用,都是非因缘、非自然佛性的反应,这就是一般凡夫的五蕴身妄想所起,故非佛性真如、自然性所现的,真行者应能分辨此种状况。行者能分辨真假佛性之反应,即能知是否已悟得空理,再依空理而起性用。
曰:「云何无心是道?」
光庭中使再问说:「那什么又是无心是道呢?」按语说:「那何谓无心是道?」
无心是道应有两种阐述之理,一者心都不能用,恒守一空寂,对外缘、内缘之法都能不起,故无一念头、影像,就是悟空性行者的无心,是为道,在佛法上来讲是悟得空三昧之境界。另一种则为心应缘而无执取,是为无心,也就是禅宗祖师大德所称的有法无主,是名无心,若以佛法言即谓无相三昧是耶!此处说无心是道意指前者,修到心能面对内、外境界而不动心念是为无心,即称悟道,这也可以说是小乘行者的境界。
禅师曰:「道本无心,无心名道。若了无心,无心即道。」
本净禅师即又说:「道者本是无用心、不起心以念,能摒弃一切因缘感召而能不动,是名为无心,即可称为无心道人。若一个人去除内在廿随烦恼,六根本烦恼也能稍为不相应,这样就是了知无心了,是悟空境了,所以悟得无心行者,即可称之为道了。」
按语说:「道之本源是无心,无心故名为道。若能了悟无心之道理,那无所有心即是道也。」前述行者应先悟道后才能再进一步修佛法,才能成就佛之知见。亦即修道是为得定心力,有心定力后,才能让心来应万种缘,于人世间、起居生活间,面对一切人、事、物都能感知,却能不动、无碍、无执取。所以修道有成,再能悟知佛道如何来成就。因行者早已有禅定力故,转不究竟的禅定力为般若菩提智慧,用智慧来感知诸境缘,也才能感知诸境缘时行者能自在无碍,这就是如如佛也。
光庭作礼,信受。
光廷中使听禅师对于佛道之别,加以阐述后,有相当的了悟,故能诚心正意地对本净禅师 作礼,并信仰其所说而今后当依诸而修,依诸奉行。按语说:「中使欢喜信受而去。」
(2004 年 3 月 22 日 撰于 法尔)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