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参究觅真谛
2022-11-26 20:27
简介向內參究覓真諦 ◎親峰 文美國‧西雅圖我想所有的問題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認識宇宙」。宇,指時間;宙,指空間。宇宙就是指一切時間、空間的所有事物,因此也必然包括了一個人自己的所有問題了。因為人總是處於某個空間之中,經歷某段時間的歷程,所以,這個宇宙..
向內參究覓真諦 | |||||
◎親峰 文美國‧西雅圖 | |||||
我想所有的問題之中,最重要的應該是「如何認識宇宙」。宇,指時間;宙,指空間。宇宙就是指一切時間、空間的所有事物,因此也必然包括了一個人自己的所有問題了。因為人總是處於某個空間之中,經歷某段時間的歷程,所以,這個宇宙的根本認識問題,並不是離自己很遙遠的、形而上學的抽象議題。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前人已經做了許多的研究,其研究的結果或心得也已通過許許多多的不同媒體而流傳至今。不論是樸素的部落傳說,通過口頭故事的形式,代代傳承;還是哲人著書立說,以文載道;或是不同宗派內的師徒相傳等等,種種形式,都傳遞著對這個問題的某種答案或詮釋。 每個人由於自己的出身、所受教育、成長環境、接觸的種種信息、以及與環境互動的不同,而各自產生出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儘管許多人不是很明確地思考這個問題,但是他們內心深處大概都會有一些系統或不系統的認識。 我從小接受的是科學教育,我的思維習慣也是在這種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強調邏輯,喜歡清晰的理性思維,對混沌的或不甚確定的東西覺得難以把握。所以,我一直喜歡數學和物理的清晰明了。當然,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我發現這個世界並不能完全用清晰明了的方式來描述,甚至大部分東西都還沒有弄得太清楚。
數學,是人類抽象思維的產物,而物理則反映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大約從比薩斜塔實驗開始,才在物理學上建立了實驗驗證理論的科學方法。其方法強調他驗性(他人可以驗證)、重覆可驗性(試驗結果可以重覆)。 其後,牛頓把「物體受力」和「運動的規律」,總結為「牛頓三定律」。這三定律,不僅可以解釋地上的物體的運動規律,而且可以解釋天體的運動。人類第一次覺得掌握了「天上」的奧秘──太陽和行星也是按照這種物理定律運轉的。 之後,物理有了長足的發展。當物理學家們認為宇宙的定律已經大都被發現之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異軍突起,則揭開了現代物理的新篇章。 愛因斯坦對時間、空間的重新思考,突破了經典物理中絕對時空的概念:時間、空間並非我們常識中所認為的是絕對不變的,物體也並非是在絕對時空參照系中運動,時間對於以不同速度運動的物體是不同的,因此就有了「雙生子佯謬」的有趣現象。 註:在 1911 年 4月波隆哲學大會上,法國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Paul Langevin)用雙生子實驗,對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提出了質疑。設想的實驗是這樣的:一對雙胞胎,一個留在地球上,另一個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飛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雙胞胎回到地球時只不過幾歲,而他的兄弟早已死去了,因為地球上已經過了幾百年了。這就是著名的「雙生子詳謬」。http://en.wikipedia.org/wiki/Twin_paradox 而量子力學更是突破了一般人所了解的物體的存在方式:當一個微觀粒子在未被測量時,是處於量子態,其存在形式是一種概率波的形式。當被測量時,概率波坍縮,形成確定的觀測結果,因此就有了薛定諤的貓的半死半活的狀態。http://baike.baidu.com/view/29616.htm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r%C3%B6dinger%27s_cat 愛因斯坦一直不喜歡量子力學,他的名言是「上帝擲骰子嗎?」他與另兩位物理學家一起提出EPR佯謬(http://en.wikipedia.org/wiki/EPR_paradox)來質疑量子力學的正確性。 然而,貝爾提出了貝爾不等式(http://en.wikipedia.org/wiki/Bell%27s_theorem),從理論上巧妙地指出了一條實驗驗證EPR佯謬的路子。 繼而,Aspect等在 80年代通過實驗,證明了愛因斯坦在這一點上是錯誤的,上帝確實擲骰子。而量子力學的廣泛應用,使從半導體到激光,幾乎所有現代生活的必需品都有量子力學的「身影」。 有趣的是,對如此強有力的理論的物理意義,物理學家們迄今為止也沒有一個一致意見。(可以參見以下連結,閱讀現今比較有影響力的幾種對量子力學的物理意義的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terpretation_of_quantum_mechanics) 從傳統的哥本哈根派解釋,到多宇宙解釋,每一個都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哥本哈根派認為,當沒有進行觀測的時候,談論被觀測物是存在或不存在都是毫無意義的。否認獨立存在的客觀,而把觀測者和觀測行為引入其中,這點是讓愛因斯坦很憂慮的。
愛因斯坦曾在一次散步中突然停下來,問他的傳記作家亞伯拉罕‧帕斯「你是否真的相信月亮只有當你看它的時候才存在嗎?」而多宇宙解釋則說,每當一次測量發生時,一個宇宙分裂為兩個,如果你觀測到被測電子正轉,那麼你在電子正轉的宇宙中,另一個你的複製品在電子反轉的宇宙中觀測到電子反轉。我想物理對這個世界的不可思議的描述大概超過了所有以前傳說中的想像。 這種種的解釋讓人迷惑,究其關鍵,是在於測量。測量正是一個主觀觀測者和客觀被觀測對象之間的交互作用過程。那麼,主觀觀測的「源頭」到底是什麼?我想從這個時候起,我就開始反過來看這個問題了。 之前,我的興趣在於理解自然界的規律,而接觸到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微觀世界的情況時,我才感覺到我應該關注一下這個能觀測的到底是什麼了。因此我開始搜索有關意識的研究,稍微看了看心理學的研究,覺得其研究沒有深入到本質,而是大多在局部現象上做文章。偶然的機會使我讀到佛教有關「心」的分析,大約是因緣成熟了,我的學佛之路就這樣開始了。 在學習佛法之後,我首先注意到了科學與佛法在方法論上的區別。科學的方法論在於用實驗驗證理論,其可驗證性需要具有他人可重覆驗證的特點,而科學就基於此點不斷向前發展。一般人很多時候,只是知道並牢記科學中的幾點結論,以為那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其實不然。科學結論,只是科學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快照,只是當時科學研究對某種現象的最好解釋。這個解釋,隨著科學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往往會被增擴、修改、甚至否定推翻。 應當注意到,科學的研究方法中有幾個隱含的假設: 一是可外推性:科學實驗並沒有驗證每一個實例,只是在一定數量的實驗上驗證某一理論,繼而假設此理論可以推廣到所有的此類現象上。 而當新的實驗證據不和此理論相符合時,就有機會發現新的理論進行修正了,所以我們不能假設科學的定理是普適的,而只能說我們還不知其應用範圍的邊界而已。 二是微細擾動可忽略性:科學實驗一般是盡量孤立被測試對象,以使其他因素的影響微小到可忽略的程度,從而能研究出主要被測因素的作用效果。 然而微細擾動是否真的可以忽略呢?在非線性系統中,微細的差別在系統中積累到一定時間後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即所謂的「蝴蝶效應」。比如南美洲某處的蝴蝶扇扇翅膀,可能幾個月後會在亞洲引發颶風。 應當注意這種蝴蝶效應並沒有被試驗驗證過,當然也無法驗證,這是一種形象的說法,以描述非線性系統的一種特性。正由於此種特性,不論現代計算機如何強大,卻無法預測一個月以後的天氣情況。 三是研究者對被研究對象的觀測行為,不會導致被觀測對象行為上的改變。這一假設在量子力學中已被發現不能成立。因為觀測者的不同測量方法,會導致不同的測量結果。也就是說,主觀的觀測測量會影響客觀的被測物體。 一個有趣的實驗是 Quantum Eraser Experiment。其中的某種後發生的事件,會影響之前發生事件的結果;物體的局域性和事件時間順序,在微觀世界裏都可能被打破。(有興趣者可以參閱 http://grad.physics.sunysb.edu/~amarch/) 四是最根本的一個假設,即假設我們主觀意識對外觀測後,在頭腦中所形成的印象,是對應外面的一個相應的客觀存在的。 看過電影《黑客帝國》(Matrix)的讀者,可能更容易理解這一點:所有外界的事物,有可能是確實存在的,也可能只是由一個計算機模擬出的信號,送進了人的頭腦,以至於人們認為那是外界的實際存在;而這個實際存在,也可能並不存在。 比如做夢時,完全可以在眼前浮現出一個蘋果的形象,也可以吃它,吃起來也很香甜。但是醒來之後,就知道夢裏的蘋果是虛幻的,而且夢裏吃蘋果的你,以及吃的動作都是虛幻的。有些人可以在夢裏知道自己正在做夢(請參見Lucid-dreaming的研究http://www.lucidity.com/ ),他們可以在夢裏做一些超出一般常人的行為和體驗,比如在夢裏飛行,或用意念開關燈等等。 在這種實驗中,他們用來判斷自己是否在做夢的方法是看一眼手錶,或閱讀文字,把目光移開, 然後再移回來看。夢裏的時間往往會變,文字一般會不清晰或浮動不定。然而不論用什麼方法,都要靠用日常醒時的經驗和夢中所見進行對比,才能確定自己是否在做夢。假如沒有一個醒時的經驗可供參考,也就無從對比了。 佛教的教理,恰恰就著眼於這個關鍵之處。佛法認為,我們的人生、宇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場生死大夢而已。因為我們不曾從這個夢中醒來過,所以我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作參考;而且可做參考的東西,必然都是有所對待的相對的東西,仍然是在夢中而已。 那麼,如何從這個生死大夢中醒來呢?就是要向內深究、迴光返照,看看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哪裏?其實,這種向內參究的方法在西方也有。從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中,就可以知道他也是在向裏看,從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然而在佛教看來,他還沒有真正深入,而只是在識神邊用功夫的一個弄精魂漢而已。 東方的氣功、道家、儒家等都有各自的修行方法,其共同點都在於將精神集中,以減少妄念,並且其精神的注意方向大都是向內的,這是與科學的研究外界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而向內研究的方法比向外研究更本質一些,因為,向外研究總要先做一個假設,即意識內反映的情況對應著一個外界存在。 那麼如何向內研究呢?要談這一點,先要辨明內外。什麼是內,什麼是外,界限在哪裏?一般講內外時,往往分別是指主觀和客觀──凡思想意識內的是主觀,其外的是客觀。而佛家講的向內觀照,則更有一些不同的含義。佛家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它比普通講的五種感官多了一個意根,而意根所對應的法塵,就是心中生生滅滅的妄念。 向內參究,首先就是不能跟著妄念跑,而要參究明白這個妄念是從哪裏來的。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個向內參究,要不觀注外界環境,還要不觀注淺層意識,一直向深層潛意識不斷地深入下去,直到深入到不可再深入之處時,豁然貫通,轉身之處也就是開悟之時了。 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起知見,也就是不能有一個能觀認知所觀的過程。這是佛家所講的「能所對立」──能觀和所觀的對應。這種因對待而起的知,不是真知。正如《楞嚴經》中所說: 本來眾生與諸佛都有此真知真見,只是眾生要頭上安頭,再立一個知見。比如說「我知道這個」,這就是能所對立。「我」是能觀,「這個」是所觀,這就是無明的根本,而如果能夠不在這個真知真見上再立一個知見,那麼渾然一體,能所雙泯,便是涅槃無漏真凈。 然而,凡夫聽到這點之後,往往會立一個涅槃真凈的知見,說原來這樣能所雙泯就是開悟了,此時心中早就多了一個能所對立,把涅槃當做所觀了。所以《楞嚴經》上講: 為什麼非心,非空,非一切種種,卻又同時即心,即空,即一切種種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這正是因為凡夫的思考過程一定要立一個知見,不是立「是」的知見,就是立「非」的知見,一定要使用這種能所對立的思考觀察方式。所以不要把經文當成理論學習,認為它是描述某種規律的一種理論。經文,其實是幫助你的心運作的一個指導,它截斷你的思路,讓你不立「是」或「非」,逼迫你離開這種思考過程,將你的心避開「知見立知」的習慣,這樣就有可能契入法性了。所以說真心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言語所說時,已經有了立知;心中有所念頭,也早就是妄心測度了。 有人說這麼難,我當如何是好?不如何就好了。因為這是眾生本有的,放下立知的習慣就好了。然而,說食不飽,我自己學了半天佛法,也僅有一些文字上的見解而已,實修功夫卻沒有跟上,心中妄想不斷,難以得定。佛陀為眾生講「戒定慧」三無漏學,正是幫助我們這樣的人的修行法寶。 戒是根本,如果能守佛戒律,自然會使心中妄想大減。最基本的五戒──殺盜婬妄酒,就是要使我們心中光明增長;不做什麼違理之事,自然不需要常常思前想後、妄想紛飛了。心慢慢地清明,妄念逐漸減少,用起功來就容易打成一片,不被妄想沖斷了。不論所用功夫是參禪、持咒,還是念佛等等,功夫日深,心力慢慢地集中在一點,時間因緣到時,等突然打破這一點的時候,便有開悟的可能了。 寫了這麼多,不免是自己的妄心測度,不論在談物理,還是談佛法時,大概都謬誤百出。若讀者能在一、兩句上有所心得,發心向佛,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也是一件樂事了。 佛法廣大,我所知者只是滄海一粟;然而一微塵中,也包容大千世界,此境界超出一般人所想像,可以從分形學中理解一二(http://en.wikipedia.org/wiki/Fractal)。分形圖形之中,任何一點,放大之後,無不是自相似的,其放大縮小無窮盡也。諸佛境界── 也並非凡心可以測度的,唯證可知爾。普願廣大眾生同開佛知見,入佛知見,同證佛之境界。 二OO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