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隆莲法师2023-04-12 21:29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

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

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无表色,

都是色蕴所摄。

眼、耳、鼻、舌、身为内五根是物质的,

色、声、香、味、触是外五尘。

色尘:眼所对的显色、形色,不是五蕴中色蕴的色,色尘只是色蕴的一种,显色是显在外的各种颜色,形色是指物质的形状,有长、短、方、圆等形状。

声尘:是耳所对的,分为有执受六种,即有情所发出的,无执受六种,即无情所发如打雷,风声;有执受无执受六种,是有情和无情一起作用发出的,如打钟、吹笛,是有情通过无情的东西发出的声。

香尘:凡是鼻根能嗅到的气味都叫香,有好香、恶香等。

味尘:舌根所尝的,有苦、酸、甘、辛、咸、淡等。

触尘:身根所感觉的,有滑、涩等。

此五尘是内五根所对境,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无表色是看不见的物质,如受戒,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作用,受了戒能生防护犯戒的作用,修禅定也能在身上产生作用叫定果色。蕴:积聚义。佛法也是先说物质后说精神,精神主要是说对外界产生的认识,受、想、行、识四蕴都是精神方面的。

(二)受蕴:是感受、领纳,即对外境产生的感受,发生感受还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五根对五尘,归纳为三种:苦受、乐受、舍受。根触境时产生感受,即心理活动。对于适悦的境生乐受,不喜欢的境就会产生苦受,不苦不乐的中庸境产生舍受。由种种感受进一步产生认识即想。

(三)想蕴:是思维、取境安名,心理学上叫概念,即对事物大概的印象。一个人看见东西有些什么想法呢?如果见过一次就会在脑海里留下一个印象,第二次再见到,或别人提起时就知道是什么,这个东西的形状马上会重现,就可以叫出他的名字来,故叫做取境安名。这是心理活动的作用,只要印象留在脑子里,不论走到哪里也不会忘记。在百法中的遍行心所里也有受、想二种心所。

(四)行蕴:是百法中遍行心所中的思心所,是心理作用,由前面的受、想蕴之后进一步在这个东西上打主意,作种种盘算,如果是自己喜爱的就千方百计想得到,采取种种办法追求,得到这个东西,这就叫行,也叫业。

(五)识蕴:由于受、想、行之后产生决定的认识,所有的心理活动,长久就会在心识上留下印象,唯识学叫做种子,由这个种子,以后因缘成熟就会产生作用叫种子起现行。对于佛法的道理不知道就应多学,久久熏习,让其在八识田中下个种子,久了就会熟悉的。

五蕴偏重讲心即精神方面,只有色蕴讲的是物质,其余四蕴都是讲精神方面的。五蕴也是佛法对世界万物归纳的一种,但佛法并非二元论。元是本体、自性义,而佛法讲世间万物都没有自性,都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的,五蕴是缘起性空的。

物质、精神(是根对境然后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都是缘生无自性的,我们应如中观宗所说的,应慢慢地思维观察,看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缘生的,哪一样是有自性的,《大般若经》把每个法相名词都提出来说了,所以文很长,一共600卷。《心经》把《大般若经》的内容归纳浓缩为二百六十个字。

只有用智慧去观照时,才能见到五蕴(世间万物)都是缘起性空,故说照见五蕴皆空。在照见五蕴皆空的基础上,才能不畏生死地度一切苦厄的众生。众生之所以在生死长河里流转,就是由于不能照见五蕴皆空。人是一个四大假合之躯,有心理活动,是物与识构成的,却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整天跟着这个我转。

苏联人的哲学词典中没有精神二字,他们只承认有思维,不承认有精神,认为只有大脑的活动,这种看法太简单了。所谓人我空是说众生所执的我只是物质和精神聚集在一起(缘生)而构成的,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变东西(自性是空)存在,众生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因此总认为五蕴之躯就是一个常恒不变的我。这个我并不是真实的、可靠的,只能使我们因他而起种种的烦恼邪见,造各种业,流转生死,我执是流转生死的动力,如果能将所执的我断尽,看成缘起性空的,就能出生死不再流转六道了。

照见五蕴皆空不仅是照见人我空,还照见世间万法都是缘生无自性,故 皆字是包括了人、法二空,把人、法都看成是缘起性空了,才能称之为皆空。断尽人、法二种我执才能真正出离生死。有的人认为小乘只谈人我空,大乘才谈人、法二空,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在小乘里也谈了人法二空,只不过着重于人我空,而大乘谈法我空时多些。

按中观宗的说法即通达人我空,同样通达法我空,如同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能按这个公式算出这道题,就能算出另一道同类型的题。摆在人我上能见缘起性空之理,对于世间万法也能见到缘起性空。所以小乘还是能通达法的缘起性空。只要照见了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下面的文了,以下的文句都是由前一句发挥出的。

更新于:2023-04-12 21: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