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厉害的闭关是活在当下

2023-09-21 01:47

简介世上最厉害的闭关是活在当下闭关是不是非常神奇普通人无法做到?躲入山林永不见人就是闭关吗?闭关到底要关闭什么?怎么闭关?最后一个问题是闭关有什么用?这里提前透露一下,闭关非常有用,对普通人对抗焦虑、恐惧、愤怒等种种负面情绪有极大的帮助,但为了让大家理解什么..

世上最厉害的闭关是活在当下

闭关是不是非常神奇普通人无法做到?躲入山林永不见人就是闭关吗?闭关到底要关闭什么?怎么闭关?最后一个问题是闭关有什么用?这里提前透露一下,闭关非常有用,对普通人对抗焦虑、恐惧、愤怒等种种负面情绪有极大的帮助,但为了让大家理解什么是闭关?怎么才能让自己进入闭关的这种状态,必须要理解前四个问题。

一 普通人无法进入闭关的状态吗?

闭关其实是人的本能,正常人在极端刺激下就会进入闭关的状态。

如有些突然中了大奖的人当时并不会狂喜,反而会表现平常,但等这个劲过去,这个人就会非常快乐。

痛苦也会造成这种效果,如在巨大噩耗和极重的压力下人就可能进入闭关的状态,只是这种状态不一定好。

如在《一人之下》中侍奉田老的侍者荣山因极度自责就陷入了闭关状态,老天师的触摸和语言他都感觉不到,整个人都愣住了。为了让荣山从这个状态中出来,老天师给了荣山一重掌,受到如此巨大的刺激后他才哭出声来。

这种事情没经历过或见过极端痛苦的人可能不理解,现实中有不少父母惊闻子女噩耗后也是这样,那几天会安静的帮子女帮好后事。

这种父母不是不爱子女,是身心为了保护自己,将痛苦的能力关闭了,这种痛苦在以后会突然爆发,形式更猛,有的甚至会自杀。当然这是只是一种,也有不少人身心没有关闭痛苦,人会当场哭出来,这种日后反而不会那么痛苦。

所以这里劝大家一句,如果有情绪哪怕当时得忍,也要及时发泄出来。大禹治水在疏不在赌,人调理身心也是此理,一味的去忍爆发的时候危害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首先说此事的原因,闭关并不是只有好处,它也是双刃剑有利有弊。

二 躲入山林等不见人的行为就是闭关吗?

古代道士要入山闭关是要问师父的,看自己修行够不够,佛教禅宗还有一句话叫“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由此可见早在古代就有很多人去山林闭关啥也没得到,所以说隐居山林不代表水平高,如果仅仅是喜欢山林去隐居,这不叫闭关,这叫热爱自然生活。

闭关不在形式,而在于实质!有这个实质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是在闭关,没有这个实质,,就是躲到花果山水帘洞这等洞天福地也不算闭关。

三 闭关到底是关闭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回答了一部分,闭关是锻炼关闭的能力。

有专心特长的人可以在菜市场思考画画,在用心的时候他听不到吵闹。如果你有用心做事的经验,那么一定理解这件事。

佛教的《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人心哪里找?从过去找吗?从现在找吗?还是从还未出现的心思中去找吗?都不是,都找不到。人应该从当下去找,人此时想什么,做什么心便在哪里,但一转念心又飘了。

所以无论人在用心做什么事,只要心在这件事上不离开,就感受不到别的事,就好像关闭了感知的功能一样,这就是一种闭关。但普通人人只能在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做到用心,在其他事上往往做不到。

四 怎么闭关

《清静经》中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也是心不可得的道理,人心本来的习性就是好动,大家无须打坐,直观感受一下自己在想什么,必定发现心中世界必定波涛汹涌,心念此起彼伏。

所以说有些人打坐没用啊!他心不平静,打坐反而会生出种种妄想,这只会害了自己。

道教佛教都提倡大家活在当下,就是因为人心不平静常常不活在当下。为了不让活在当下变成口号,才有了闭关等种种修行方法。由此我们可知,古代修行人闭关的原因不是害怕见人,是为了修行自己。

所以古代修行人闭关不是为闲着拍美景发朋友圈,是为了锻炼自己用心的能力,所以会给自己找一堆事去做,如钻研学问学习经典,种地采药诵读经书等等,而远离人群,就是为了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作这些事。

在这个过程中,闭关者不断的让自己接近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己活在当下,远离过去种种,不因未来种种扰乱己心。修行者会不断的锻炼自己用心的能力,在活在当下中锻炼自己,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大家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用心皆修行,用心专一既闭关。哪怕只是在一刹那察觉心念用心专一,这一刹那你就是在闭关。

五 闭关的好处

以前有句话叫“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山林”,古代修道人闭关不见人本是没办法的事,因种种原因无法在红尘中持续用心专一,所以去山林中锻炼。这和今天人无法用心专一而减少外在干扰是一样的。

所以说闭关随处可练,其好处也在于帮人用心专一,在这种专一下人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从这点看,锻炼这种能力可以帮人在物质上生活的更好。

于精神上,很多痛苦负能量都来源于颠倒妄想,用心专一则是它们最大的敌人,所以活在当下的人痛苦少,快乐多。

 


更新于:2023-09-21 01:47

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