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今天,向她學習「慈眼視眾生」(觀音菩薩聖誕)

南怀瑾先生2021-03-31 09:49

简介北涼《天宮菩薩》莫高窟第275窟編者按:南懷瑾先生1969年曾應邀隨中日文化訪問團赴日,作為時一周的講學,並為日本新建那智山妙正寺觀音菩薩像落成開光。南先生在開光典禮上,曾就「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向日本各界人士作專題講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北涼  《天宮菩薩》

莫高窟第275窟

編者按:

     南懷瑾先生1969年曾應邀隨中日文化訪問團赴日,作為時一周的講學,並為日本新建那智山妙正寺觀音菩薩像落成開光。南先生在開光典禮上,曾就「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向日本各界人士作專題講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游諸十方國土,以慈眼視眾生。”今天觀音菩薩聖誕,我們重溫南懷瑾先生的演講,學習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濟世利人的精神。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與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亞洲人心目中,約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他慈悲為懷的精神,與中華民族素以仁義存心的教化相融會,已成為家喻戶曉,男女老幼無所不知的人生守則;以慈悲的心腸而濟世利物,以犧牲小我而成全大我的懷抱救苦救難,因此而成為中華民族的中心思想,已有一五〇〇年的歷史。

     而遠在一三〇〇年前左右,正當中國唐代初期,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與教化,同時隨著中國佛教文化而傳播到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各地,至今已達千餘年之久,所以他又是東方文化精神的座標。

     但是他們的歷史淵源,還不止於此;遠在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尚未創建佛教,及正當他創立佛教的階段,觀世音菩薩的教化精神,在印度固有宗教的婆羅門教中,已經存有典範。所以佛教的大乘經典中,釋迦牟尼佛指出他在遠古以前早已成佛,他的原始名號,稱為「正法明如來」。

      他與中國唐代中葉傳入日本的佛教密宗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幾乎具有相等的悠久歷史。他又是密宗蓮花部的本尊,例如:馬首明王、准提佛母、四臂觀音、千手千眼大悲觀世音等等,都是他二而一,一而二的分身現象。

     由此看來,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教化的精神,不但在人類歷史上,早已成為亞洲文化的中堅信仰,同時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多方面的光榮。因為東方文化的慈悲與仁義,與西方文化的博愛,雖然只有在名辭的涵義與解釋的內容上,意義略有深淺的差別,但是,在為指出人性本有善良而光明的一面,並無太大的差異;這與觀世音菩薩化身千億的意義,正好相互吻合。

     現在我們簡略扼要的舉出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應化利物的形式,智慧解脫的開發,名號具有的含義」四個要點,稍加說明: 

     慈悲濟世的精神:在中國大乘的佛教思想裡,慈悲二個字,雖然構成為一個名辭,但有兩種不同的含義。

     所謂「慈」:是具有父性的慈愛,它在濟世、救人、利物的範圍中,含有莊嚴肅穆的意義;譬如夏天的太陽,它有利於世人與萬物,但有時候也會使你望之生畏。

     所謂「悲」:是具有母性的慈愛,它有一味的含容撫育萬物而不辭其勞的作用。這種母性慈愛的悲心,卻往往被人誤解為「婦人之仁」,好像沒有太大的價值;然而人們如果能夠徹底擴充所謂「婦人之心」的悲心,也就是發揮了人類母愛的偉大。

     我們只要仔細觀察世界上每個大宗教,它的最崇高的象徵,往往都是以母性來作為代表,便可知道宗教文化的真正精神所在了。所以觀世音菩薩在東方的宗教中,他始終以女性的化身出現,也就是這個道理。

     事實上,女性在人類中,固然付出了無比崇高的母愛,同時所遭遇到人生的痛苦與災難,也比男性更多、更大,這是我們有志為人類文化和平而努力的人們,所應該具有更深切的認識與瞭解;這也就是東方佛教,觀世音菩薩的聖像,經常以女性的化身而站在茫茫苦海中而救人利物的深長意義。

     此外,我們更要瞭解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世利物的精神,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慈愛。因此佛學中解釋「慈」與「悲」,是說它為「無緣之慈」、「同體之悲」。

     所謂「無緣慈」,就是無條件、無要求的慈愛。所謂「同體悲」,就是無時間、無空間的阻礙,悲愛一切人類眾生。中國儒家所謂:「民吾胞也」、「物吾與也」,也同是由這種觀念而出發的。 

     應化利物的形式:根據佛教大乘經典,如法華經、華嚴經等等的記載,觀世音菩薩為了達到慈悲救世的願望,他能夠以種種不同的化身而應化利物;法華經中的普門品,就說他:「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他能夠以比丘、宰官、居士、男女等各種身形而顯世應化。

     我們如果僅以普通觀念來看,這種說法,好像完全屬於宗教性的神秘主義,事實上,世間多少不同身份的人,都抱有一番「悲天憫人」思想,甚之,真能做到「悲天憫人」的事業,不過各以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身份,為人類和平而努力。

     例如我們當年的決策──「以德報怨」,與貴國上下明智之士祈求和平的動機,以及現在中日兩國朝野人士對於今天建寺的用心,也正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千百萬億的慈悲精神的一種榜樣。 

     智慧解脫的開發:遠在一五〇〇年前左右,自從佛教大乘思想在中國生根,而與中國文化中儒、道兩家思想合流以來,觀世音菩薩借著另一化身名號為「觀自在菩薩」的智慧,闡發人性智慧昇華的文化思想,不但普遍深入東亞各國,提高了東方人對形而上的瞭解深度,與發揮人性至善的解脫境界;同時,他的濃縮成為一卷數百字的經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已經成為東方人千餘年來人生哲學的圭皋。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言,使東方人能超越於物性的追求與享受,而進入精神世界的昇華領域,的確具有人類文化思想上的另一面偉大而崇高的價值。 

     名號具有的含義: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與人生最密切,而首先接觸到的,便是聲色的關係。所謂聲色,也便是物理世界中的光色與音聲,與人生生命中所有的光色與音聲,與人生生命中所有的色相與呼號。

     我們從外表上,看到各種形形色色所構成的這個世界,以及世上許多自然音聲的美妙,便會使人感覺到人世的優美,而產生了許多文學與藝術的意識,給予歌頌與讚歎。

     但是透過這些外表,深入觀察,我們便可瞭解這個世界到處充滿著憂悲苦惱,啼饑號寒,以及求生不得,祈死不能的痛苦呼號。例如本世紀的人們,因為文化學術思想上的偏差,導致目前中國的情形,使我們同胞,陷入水深火熱的痛苦之中;甚之,它的流毒蔓延,還在不斷的浸透到整個亞洲地區,使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生死兩難,而呼號求救!

     觀世音菩薩是觀察世界上苦難的呼聲,而來「循聲救苦」,這是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無畏精神與作為的境界。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含義,和內涵的慈悲精神,正是我們急需效法的宗旨。 

     而且人類的文化與文明,到了二十世紀的今天,自然科學的日新月異,促進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它給予人類世界許多物質生活上的便利,與肉體生理上新奇舒適的享受。相反的,生存在今天世界的人們,他所遭遇到精神與心靈上的壓力與痛苦,並沒有因為自然科學的發達而得到平安;因此,東方人文文化的精義,與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也正是救時的良藥。 

     我們今天不遠千里而來到貴國,參加觀世音菩薩與關公、徐福聖像的開光典禮,深為欣喜貴國朝野各界與我華僑同胞們為中華文化儒、佛、道三家的典範而樹立規模。

     今後更希望中日兩國,能夠共同攜手,發揚東方文化的精神,以補救今天世界人類文化的不足,這便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願望的宗旨,也是我們共同祈求的目標。 

——《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

南懷瑾先生等合著

往期 · 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

年輕人牢記這一個字,將來會大有前途

這一刻開始,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

老子千古不易的密語

新年新氣象,念佛最吉祥

讓你變得脆弱的八個陷阱

我們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俗世之中

打坐的前三秒

利用認知科學的成果,給人類帶來安詳,是很重要的課題

時光迅速,用在哪裡最好?

現代社會的女性,學會獨立謀生的專長尤其重要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中国读书人的发愿立志

“嫦娥奔月”的傳說,對人類迎接未來太空文明有何深刻啟示?

一個人活著,每天都在麻煩別人,參通此理才能起菩薩行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不妨試試這個辦法

成大事者必變通

治癒了不少肺病患者的功法

商貿不要浮誇的“繁榮”,必須要“居安思危”

國防軍備一定要充足,才可以維持國際間的道德與和平

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

中國文化與眾不同的政治哲學思想

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

這一個卦象,同我們目前的國運正相關

苦才是人生?
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不要玩昏了頭……

身修天爵貴無比

真正的政治最高點是四個字,“安居樂業”

水災、疫情、地震...人生苦難不斷的根源是什麼?

無往而不勝的“ 天下第一拳 ”

看相算命靠不住,大丈夫能造命

為誰而讀書

成年人的第一課

會賺錢不是本事,會用錢才是真本事

你認不認命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現代世界局勢的戰爭,歸根究底,是文化思想的戰爭

“美國式民主”的選舉挑剔病

人能做好這六點, 就天下太平了

中國人的“武德”,全在這四個字

你將來生了病,就用這個辦法對治,你懂了就解脫了

逢凶化吉的“密碼”

不要被好壞的名譽所騙,只問自己真正所建立的是什麼

世界的劫運,國家之共業,要靠大家一起修正才能轉化

教化的最高道理,“無師自通”

“游心於淡”,使心境永遠是淡泊的

現在的世界政治形勢,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

中國文化才真正構成了“十字架”

中華民族為何歷經磨難而永遠打不垮?只有一個原因

我從不跟著時代走

做人做事守本分,窮人不必擺闊,有錢也不必裝窮

各行各業的人有個通病,問到前途方向卻很茫然

更新于:2021-03-31 09:4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