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碍
2021-04-19 14:25
简介破我、法二执我执与法执,是学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碍。‘我执’是很严重的一种心灵病态,也就是指人无法彻底了解自己,所以对种种有关于‘我’的事物产生错觉,认定为是我所拥有,是我的,因而过份执著,以至于捆绑束缚了自己。好比‘人世无常’,但是我们往往不去认识、..
破我、法二执
我执与法执,
是学佛人最需要超越的障碍。
‘我执’是很严重的一种心灵病态,
也就是指人无法彻底了解自己,
所以对种种有关于‘我’的事物产生错觉,认定为是我所拥有,
是我的,
因而过份执著,
以至于捆绑束缚了自己。
好比‘人世无常’,
但是我们往往不去认识、
探究无常是什么?
无法给自己一个健康、正确的观念,
通常误将世间一切视为永恒;
直到有一天,
因为疾病,
住进了加护病房,
才突然感到死亡的恐惧,
才开始担心能不能平安出院!
然而,
即使在濒临死亡时,
却不想再与死神搏一搏,
不会设法为自己往生预做准备,
这就是我执的一种错觉。
佛曾说:
‘人都是活在一种错觉当中,
不知道死神随时都可能降临,
误将此‘假我’认为是‘真我’,
以‘无常’当作‘永恒’,
不知‘生者必灭,会者必离’
缘起正观的道理。’
而所谓的‘法执’,
是指无法透视法的真相;
是来自于知识上、见解上
或宗教信仰上的错误执着。
单就信仰而言,
信仰的本身并无好坏,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
与他自身最相契合的宗教,
运用智慧理性的判断、
探讨为什么此宗教值得我去信仰;
可是有些人就会有一种心态,
当他专注于一种信仰时,
对其它宗教就一概持否定态度,
逢人就只赞叹己宗,
贬低他派,
仿佛只有他所选择的宗教信仰
才最正确、最优秀,
这就是一种法执。
因此,
学佛的人,
最怕的是‘放不下’,
内心存有对我或对法的成见,
境界现前,
遇到与自己想法意见看法不同时,
心中就容易生起烦躁与嗔恨心。
但如果能够放开胸怀,
以欢喜心去接受遭遇的事物,
偏执的心态就将会得到修正,
而懂得念念反观自照,
境界反而成为反省的工具与修行之增上缘。
所以,
我常说修行是点滴的功夫,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是要做到的确并不容易;
一定要历经琢磨、淬炼,
才能够超越、解脱。
古大德不也是如此说吗:
‘不经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吗?
慧律法师 开示
我执:
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
概述:
“我见”是第六识所起的认知,而我执是第七识所起,所以“我见”不是“我执”。“我见”证得初果须陀洹后即可破除,而细微的“我执”则须成就佛果后才可彻底断除。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消除我执是佛教徒的一个修炼目标,认为没有我执就可以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即为‘佛’。
人我执:
一切凡夫,不知人身为五蕴假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我体,一切烦恼障由此而生,便有贪嗔痴等诸惑,发业润生而缠缚有情于三界六道之中,障涅盘寂静之理,搅扰有情之身心。如《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法我执:
一切凡夫,不了诸法空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一切所知障由此而生。《起信论》云:“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
分别我执:
为后天我执,依自己分别力或邪师所教而生者。菩萨于通达位,正发根本无分别智时断之。
俱生我执:
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为吾人过去世之业习。菩萨于修道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渐断之。此我执者,任何世彰漏之智不能伏灭,唯三乘无漏圣道的观智(指根本智及后得无漏智现行时)才能伏灭,就是把人我执返于“人空智”,法我执返于“法空智”。伏灭人我执,二乘在见道位以上,顿悟菩萨在初地以上,渐悟菩萨在回心以后的生空无漏位;伏灭法我执,是菩萨初地以上的法空无漏位(见《唯识论讲话》)。二乘之人虽断人我执,证得人空,而不断法我执,如《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转载转发
普利众生 功德无量
往期回顾
佛教的由来
这道改变命运的选择题,是你会怎么选?
关于吃素的九大疑问解答
关于佛教中皈依的误区 您都了解吗?
佛教这么“看风水”:有其原理 但不究竟!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