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以精神是否存在来区别的 ——人生十项所知

慈诚罗珠堪布2021-04-22 00:06

简介十项所知,即佛教徒必须要了解和知道的十个问题一外在的现相是迷乱,应当了知它无有真实性这个观念,决定了我们对待世界、面对物质的态度。在西方几千年的历史中,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分别对物质与宇宙有着不同的解读,固执己见、争论不休。但佛陀却认为,世界既有物..

 十项所知,即佛教徒必须要了解和知道的十个问题

  一  

外在的现相是迷乱,应当了知它无有真实性

这个观念,决定了我们对待世界、面对物质的态度。

在西方几千年的历史中,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都分别对物质与宇宙有着不同的解读,固执己见、争论不休。但佛陀却认为,世界既有物质的成分,也有精神的成分。外面的世界既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而是一种幻觉。并劝告他们说:别吵啦,没有什么好吵的,都是一种错觉而已,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唯心唯物。

也许刚刚进入佛门的人很难理解:外面的一切如此真实,怎么可能是幻觉呢?佛教会不会把我们带到另一个玄乎其玄的世界,让我们离开正常人的生活,去过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呢?

不,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佛教不会让我们离开现有的生活,只是让我们改变对世界的态度,即要知道,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庞大的虚幻世界。

 

我们需要放下杀盗淫妄等罪业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佛法,更没有深入学习佛法,所以对佛教有很多误解。一听说佛教讲无我、空性,就理解为一无所有,认为佛教否定现实生活中自我的存在,否定世界的存在。其实,佛陀从不会否定感官世界中自我假象的存在。

有很多人一听禅宗里讲放下,就误认为什么都不能执著,都要放下,包括家庭、物质、烧香、拜佛、念经、磕头都要放下。还有一些人又走入另一个极端,什么都不愿意放下,只知道以功利的心态去烧香、拜佛,祈求佛的保佑。这两种极端的观念,都是不对的。

虽然最后成佛的时候,要放下一切。我们现阶段不可或缺的一切,都会被更好的东西所替代。但这只是将来的事情,目前我们需要放下的,是杀盗淫妄等罪业,是对其他众生有害的行为,却不能放下闻思修,不能放下对解脱的追求。

对字面词句的误解,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有些人一看到“欲望是发展的动力”这句话,就认为不能控制欲望,一定要让欲望引领世界。但目前的事实是,很多人已经被欲望的绳索缠裹得气喘吁吁甚至奄奄一息,缺乏智慧的欲望无限膨胀,已经让人类南辕北辙,奔往另一个方向。

 

一定要尊重因果

佛教徒并不是穷人的代名词,更不一定要过艰苦的日子。闻思修、戒定慧、智慧和慈悲,才是衡量佛教徒的标准。

在没有开悟的时候,世界非常真实。此时的我们不可能放下欲望,但一定要尊重因果,该有的欲望要有,不该有的欲望绝不能有。如果不尊重因果规律,一定会感受痛苦。

但从更高的层次来讲,就像六祖惠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从来不存在。就像梦中赚了一百万,又输了一百万,赚钱的时候欢喜若狂,输钱的时候痛苦万状,但这大喜大悲的一切,都从来不存在,一切都是幻觉。

不要过度执著世间的一切,要知道世界是虚幻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出了问题,才会认为它是真实的。

  二  

内在心性是无我,应当了知它是空性

所谓的精神,包括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感知到光、声波等等的感受,以及我们的第六意识所作出的判断、思维,以及最深层次的意识。
比如,在深度昏迷的时候,虽然眼耳鼻舌身意层面的精神都不存在了,但有一个最基本的深度精神,却不会离开我们的身体,所以这时候身体不叫尸体。当我们死亡的时候,连最深层次的精神也走了,这时候我们的身体就被称为尸体。生死,就是以精神的是否存在来区别的。
佛陀告诉我们,精神也是虚幻的、无我的。尽管在不思考、不观察的时候,有一个自我的感觉。我们从小到大,也已经默认了自我的存在。但如果去观察,却找不到所谓的“我”。
虽然我们会说,“我的头”、“我的手”、“我的腿”、“我的心脏”、“我的肺”、“我的大脑”、“我的精神”……但这些都只是“我”所拥有的,“我”自己究竟是什么呢?
尽管有些时候,我们头痛的时候会说“我痛”,心脏痛和手痛的时候,也会说“我很痛”,但这只是把头、心脏、手当作了“我”而已。

这样一观察,会发现“我”的存在有漏洞。但自古以来,我们却习惯于这种约定俗成,任何人都不会去想“我”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佛陀却告诉我们,如果不想出离轮回,不想挣脱六道的藩篱,就不要观察,当作有一个“我”的存在,然后尽量断恶行善。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你自己过去福德的果报,你有权利享受这一切,只是不要忘记继续创造这样的美好幸福。这在佛教里面,叫作人天乘。

有些人说,我不想成佛,不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想成为阿罗汉,不想离开轮回,只想生生世世都过上幸福的日子。这种人,就可以修学人天乘。
如果不满足于现状,一定要知道“我”为什么要生老病死,“我”为什么生生世世都在轮回中流转等等,就可以设法突破陈旧的固有观念,找到最终极究竟的答案——空性,并为之奋斗不懈。

  三  

中间的分别念依缘而生,应当了知它是骤然性

无论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都是从因缘而产生。凡是有因有缘而产生的,都是短暂且变化无常的。
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今天找到了一个对世界、对自我最准确的价值观与定义,这是人类对世界的顶尖认知,它永远都不会被淘汰。
其实,今天自以为是的心念,总有一天会遭到自己的否定。人类就是这样不断建立,又不断打破。当有一天我们脱离了感官的窠臼,用另一种方法去感知世界的时候,我们的所有价值观都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比如,当人类还没有显微镜的时候,我们会认为,砖头、楼房、石头等物体是静止的。当人类拥有显微镜以后,过去的判断已经落伍。在修行的过程中,随着心灵的提升,我们的感官也会不断进步。佛教不追求神通,但禅定好的修行人,却能改变眼睛的结构,能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这叫做天眼。

我们今天的很多观念,都是愚昧无知的。佛教讲这些的目的,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会一种知识,而是让我们通过这些知识与方法,来减少乃至最终消灭我们的烦恼与痛苦。
佛教认为,精神上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的愚昧;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肉体之苦的源头也是愚昧。因为我们把所有东西都看得非常真实,故而会紧抓不放,深执不渝。其后果就是,越是让我们执著的事物或人,越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幸福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内心

这些痛苦,不是来源于事物或人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的心态。佛教讲“境随心转”,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当我们心情很好的时候,会看到每一个人都很可爱,每一个地方都很美好。哪怕是陌生人,也可以莫名其妙地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感受。这时候就算发生一些违缘,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创伤。反之,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则即使自己最爱的亲朋好友也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每一个人都很可恶、很可憎,都让自己心生不快。哪怕别人没有说自己,也会认为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别人无心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认为是在讽刺和侮辱自己。多疑、猜忌、怨恨、不满,这都与自己的心态有关。

当我们深深体会到幸福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内心,并掌握了寻找幸福的方式以后,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顺逆盛衰,都不会动摇内心的轻松自在、自由逍遥。有了这种内在的自由以后,即使被关在监狱里,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这,才是真正永久的幸福。

佛陀的人生哲理,可以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等任何地方,这就是佛法融入生活。其前提,就是长期的打坐修行,训练我们现在这颗不自在的心。

如果内心不自在,则哪怕是拥有几百亿、几千亿身价的全球首富,也是怨气重重、焦虑不安。即使在走到生命尽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也是怀着对世界的强烈不满与抱怨,甚至是在刻骨的仇恨中告别这个世界的。

佛教经常提醒我们,学佛、信佛,有机会追求永久幸福与内在自由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当一个享乐主义者,不能沉迷在眼前一点点的幸福当中。如果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傲慢心就会无限膨胀,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继而开始侮辱、诽谤其他人,这是让福报疾速下降的不智之举。一方面不去创造新的幸福因素,同时又迅速地消耗着过去的幸福因素,等待我们的,必然是一片黑暗。

更新于:2021-04-22 00:06

相关图文

评论问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