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教授: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钱贤2021-05-10 18:53

简介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刘元春一、《宗镜录》简介 《宗镜录》,一百卷,五代吴越国法眼宗三祖延寿大师(904~975)的代表作。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从他参学的人很多,..

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刘元春

一、《宗镜录》简介

《宗镜录》,一百卷,五代吴越国法眼宗三祖延寿大师(904~975)的代表作。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及《净慈寺志》卷八所说,延寿于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住持奉化雪窦寺,从他参学的人很多,其中当不乏深明教理,宗眼明澈的学者,因此《雪窦寺志》有在雪窦寺写成《宗镜录》初稿的说法。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延寿接住永明寺(即净慈寺),忠懿王赐智觉禅师号,从学的多至二千余人。《宗镜录》一百卷在此寺的演法堂定稿,因此改名为宗镜堂。当时高丽国王抄读了《宗镜录》,深受启发,遣使航海来宋赍书叙弟子礼,并奉金线织成袈裟、水晶数珠、金澡罐等。延寿为随同使者前来问道的学僧三十六人印可记,法眼宗旨因而弘传高丽。延寿着作,除《宗镜录》外,又有《万善同归集》三卷、《唯心诀》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警世》一卷,而以《宗镜录》对于后世的影响为最大。

《宗镜录》全书约共八十余万言,分为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所谓“标宗”,即“举一心为宗”。此一心宗,“照万法如镜”,《宗镜录》的立名,即自此义而来。据卷三十四所说,教是《华严》,宗是达摩,因《华严》示一心广大之文,达摩标众生心性之旨,其实是发扬了法眼的宗旨。因为法眼有《三界唯心颂》和《华严六相义颂》。《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这是由于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法藏、澄观博涉教诲而极意谈“圆”,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说教,与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及其法孙延寿重视华严,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由于法眼宗重视华严,所以《宗镜录》卷二十四说:“此宗镜内,无有一法而非佛事。”又卷六十六说:“生老病死之中尽能发觉,行住坐卧之内俱可证真。”这与六祖慧能所说的:“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马祖道一所说的:“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沩山灵佑所说的:“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并无二致。这“情不附物”的一念心行,可以说是禅宗的特色,也是历代禅师们行持的心髓,所以他们之中,有的风标超逸,行谊可风,有的自在解脱,坐亡立化,都是从这种涵养而来的。《宗镜录》全书,虽然问答联绵,引证繁富,而千回百转也是着眼于此,所以《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的着作,而不是混宗于教的书集。因此,在九十几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拣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又是《宗镜录》的一大特色。

引证章引证了大乘经一百二十种,诸祖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种,共三百种。其中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文献。例如: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的两段法语,都未见于《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书。此外在问答章里所引用的《中论玄枢》、《唯识义镜》等书,现在皆已失传,幸而《宗镜录》保存一点资料,还能从而考见原书的大概。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宗镜录》在当时对于佛教界的教育意义很大。但《宗镜录》的卷帙太多,对于一般佛教徒的参考来说,是有所不便的。因此,此书历宋、元、明至清,阅读它的人不多。清朝雍正皇帝 “录其纲骨,刊十存二”,编为《宗镜大纲》一书,以政治力量,广为传布。j

二、《宗镜录》卷一“标宗章”结构解析

如果按现在已经标点的篇章算,卷一标宗章大致有6815字。原文中,延寿已经把标宗章划分出章节,分两部分。k第一部分,从“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镜净心明本来是佛。”,有4339余字;第二部分,从“问:如上所标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广开释?……唯在玄览得旨之时,可验斯文究竟真实。”,有2476余字。

延寿为何在卷一中包涵了“标宗章”和“问答章”两部分内容呢?按正常的段落划分,似乎有点不妥。但认真读了卷一后半章的内容之后,可以明白这种划分归拢,是有道理的。其实,从意义的连贯上看,后半章是通过问答深化前半部分的,是进一步的“解题”的。虽然说是“问答章”,实际上就一问一答。延寿的回答,洋洋洒洒2456字,并且引用了《华严经》、《大涅槃经》、《信心铭》等经论,层层递进。究其目的,文前已经明示:

问。如上所标已知大意。何用向下更广开释。答。上根利智宿习生知。才看题目宗之一字。已全入佛智海中。永断纤疑,顿明大旨。则一言无不略尽。摄之无有遗余。若直览至一百卷终。乃至恒沙义趣。龙宫宝藏鹫岭金文。则殊说更无异途。舒之遍周法界。以前略后广唯是一心。本卷末舒皆同一际。终无异旨有隔前宗。都谓迷情妄兴取舍。唯见纸墨文字嫌卷轴多。但执寂默无言欣为省要。皆是迷心徇境背觉合尘。不穷动静之本原。靡达一多之起处。偏生局见唯惧多闻。如小乘之怖法空。似波旬之难众善。以不达诸法真实性故。随诸相转,堕落有无。如《大涅槃经》云。若人闻说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释曰。若云即文字无相是常见,若云离文字无相是断见。又若执有相,相亦是常见。若执无相,相亦是断见。但亡即离断常四句百非一切诸见。其旨自现。当亲现入宗镜之时。何文言识智之能诠述乎。

原来,与其他祖师一样,是担心“都谓迷情妄兴取舍。唯见纸墨文字嫌卷轴多。但执寂默无言欣为省要。”而不厌其烦的,进一步解释的。这倒类似于当今我们的“序言”中,介绍自己写作的苦衷和出发点一样的。对那些“上根利智宿习生知”的人来说,有点画蛇添足,但对“迷情妄兴取舍”的人,就不是多余的了。

延寿论述中,广征博引,进一步的依教显宗,教导大家能够籍教悟宗,而不要执着文字相,“以迷心作物者,生斯纸墨之见耳”,“何局于管见而迷于大旨耶”。所以,延寿在最后总结他写作《宗镜录》中有广有略的目的是:

若实未得如是功。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又如以师子筋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悉皆断坏。此宗镜力亦复如是。举之而万类沈光。显之而诸门泯迹。以此一则则破千途。何须苦涉关津别生岐路。

这可以成为我们奉读《宗镜录》以及其它佛教经典的“法要”,也是在修行过程中处理好“教”与“禅”、“顿”与“渐”、“相”与“性”等之间关系的路径。应该说,延寿在《宗镜录》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引述不同教派经典,反反复复,甚至有点唠唠叨叨,都是出于引导人们“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的,可谓“老婆心切”。

现在,回头看看标宗章的“正文”部分。延寿在这里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直接点出了自己思想宗旨。我们不妨把这一段的结构作个简单的划分,方便理解他的思想意义。

根据内容,大致划分出四个段落:

第一段:介绍本书章节划分及其原因。

从“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令菩萨成佛,是事尚不可得,何况凡夫颠倒有法?”

其中,第一自然段直接论述为什么要列出“标宗章”、“问答章”、“引证章”,文字不多,但很有说服力。

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是以先列标宗章。为有疑故问,以决疑故答。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第一之说,备最上之机。若不假立言诠。无以荡其情执,因指得月。不无方便之门获忘,自合天真之道。次立问答章。但以时当末代,罕遇大机,观浅心浮,根微智劣,虽知宗旨的有所归,问答决疑,渐消惑障。欲坚信力,须假证明,广引祖佛之诚言,密契圆常之大道;遍采经论之要旨,圆成决定之真心。后陈引证章。以此三章,通为一观,搜罗该括,备尽于兹矣。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语。比如,说立标宗章的目的在于“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表明自己的“宗”只是秉承佛祖们的宗旨,为了引导后学们学有所归。说立问答章的原因是“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第一之说,备最上之机。”,修道者可以“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而“若不假立言诠。无以荡其情执,因指得月。”说引证章的目的是“欲坚信力,须假证明”,是为了借助佛祖们的圣言量,来坚定修行者的信念的。

随后,利用一问一答,说明他立宗设章都是教导修行者的方便法门,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切不可执方便而迷大旨,又不可废方便而绝后陈。”提问中的观点依据《楞伽经》“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何故标此章名?”回答中依据的是《大智度论》“毕竟空法,能破颠倒。”

第二段:根据经论,提出一心的涵义并阐述。

从“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约今学人随见心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本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心为本故,其宗得立。”

其中,可以划分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是“约祖佛所立宗旨”,第二段是“又诸贤圣所立宗体者”,第三段是分析“如来普光明智”的。这一部分是全书最为重要的,提出了他的宗旨,并阐述了宗旨的内涵和特点,是《宗镜录》的思想总纲,也是延寿禅学思想的核心点。

首先,他表明是根据释迦佛和中国禅宗达摩初祖的传承,成力了自己的宗旨:

今依祖佛言教之中,约今学人随见心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是故西天释迦文佛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此土初祖达磨大师云: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则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传传此心。已上约祖佛所立宗旨。

这里面的关键词语是:“约今学人随见心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随后,分析“心”的实质内容。他列举了三种解释。

第一,华严宗祖师杜顺和尚根据《华严经》思想提出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此即是如来藏中法性之体”: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故云自性清净。性体遍照无幽不瞩,故曰圆明。又随流加染而不垢,返流除染而不净;亦可在圣体而不增,处凡身而不减;虽有隐显之殊,而无差别之异;烦恼覆之则隐,智慧了之则显;非生因之所生,唯了因之所了。斯即一切众生自心之体,灵知不昧寂照无遗。非但华严之宗,亦是一切教体。

文中,论述了“心”的两个突出特性,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之后,通过五对排比句子,彰显了心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殊异、隐显、所生、所了等特质,最后指出“斯即一切众生自心之体,灵知不昧寂照无遗。非但华严之宗,亦是一切教体。”,把“心”归结到“众生自心之体”上。

第二,《佛地论》所提出的“一清净法界体”:

论云:清净法界者,一切如来真实自体,无始时来自性清净,具足种种过十方界极微尘数性相功德。无生无灭犹如虚空,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非有非无,离一切相。一切分别,一切名言,皆不能得。唯是清净圣智所证,二空无我所显,真如为其自性。诸圣分证,诸佛圆证。此清净法界即真如妙心,为诸佛果海之源,作群生实际之地。

这里面的关键词有:“一切如来真实自体”、“遍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此清净法界即真如妙心”,归结点是“为诸佛果海之源,作群生实际之地。”

针对以上的不同名义,随即作了综合分析:

此皆是立宗之异名,非别有体。或言宗者尊也,以心为宗。故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言体者性也,以心为体。故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或言智者,以心为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所以云:自觉圣智普光明智等。若约义用而分,则体宗用别者,会归平等,则一道无差。所以《华严记》问云:等妙二位全同如来普光明智者,结成入普,所以此会说等妙二觉。二觉全同普光明智,即是会归之义。

文中主要是先从三个角度即宗、体、智,指出“以心为宗”、“以心为体”、“以心为智”;后又“若约义用而分,则体宗用别者,会归平等,则一道无差。”,并且依据《华严记》提出了“等觉”、“妙觉”以及“普光明智” 的概念。

第三,用一问一答阐释“普光明智”。

根据《楞伽经》、《涅槃疏》分析说,普光明智有以下特性:

问。等觉同妙觉于理可然。妙觉之外,何有如来普光明智为所同耶?

答。说等觉说妙觉,即是约位。普光明智不属因果,该通因果,其由自觉圣智,超绝因果。故《楞伽经》妙觉位外,更立自觉圣智之位。亦犹佛性有因有果,有因因有果果。以因取之,是因佛性;以果取之,是果佛性。然则佛性非因非果,普光明智亦复如是。体绝因果,为因果依,果方究竟。故云:如来普光明智,或称为本者,以心为本。故《涅槃疏》云:涅槃宗本者,诸行皆以大涅槃心为本。本立道生,如无纲目不立,无皮毛靡附。心为本故,其宗得立。

这一段引文是需要认真分析的。他把“普光明智”与“佛性”、“大涅槃心”等同的,都是“体绝因果,为因果依,果方究竟。”归结点是:“故云:如来普光明智,或称为本者,以心为本。”“心为本故,其宗得立。”——这实际是整个标宗章乃至全书的归结点。这已经是明白的推结到“一心为宗”上面了。

第三段:列举几位着名禅师的言说,进一步论述经教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的对待经教。

从“问:若欲明宗……初心安可暂忘。”如果说上面是延寿依据佛祖经教提出了自己的宗旨,那么,下面他开始论述经教对于修禅者的作用和意义,也就是论述“籍教悟宗”价值的。这是禅宗派别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也是法眼宗立宗的特色。延寿旁征博引,突显出他精通经教的非凡功底。他首先设问,十分尖锐:

问。若欲明宗,只合纯提祖意,何用兼引诸佛菩萨言教,以为指南?故宗门中云:借虾为眼,无自己分,只成文字圣人,不入祖位。

延寿回答这个诘问,主要通过列举了药山和尚一生看《大涅槃经》手不释卷的故事、圭峰宗密禅师以及法眼文益、德韶等人的语录,肯定了经典言教的对于禅修开悟的重要意义。最精要的结论,

一是“本师”(文益或德韶)的话语:

令因言荐道,见法知宗,不外驰求。亲明佛意。得旨即入祖位。谁论顿渐之门。见性现证圆通。岂标前后之位。若如是者。何有相违。

二是圭峰宗密的话语:

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菩萨造论始末,唯弘佛经。

另外,不论印度、中国的禅宗祖师们都是“并搏通经论圆悟自心。所有示徒皆引诚证。终不出自胸臆妄有指陈。是以绵历岁华,真风不坠,以圣言为定量。邪伪难移。用至教为指南。依凭有据。”所以,“所以凡称知识法尔,须明佛语印可自心。若不与了义一乘圆教相应,设证圣果亦非究竟。”

基于上述认识,再进一步提出禅宗着名祖师们重视经教,并如何正确把握教禅关系,最后悟彻“一心之法”的。可以说,这一段也是再次论证上面所标显的“宗”的。他引述了四位禅师的语录。

第一位,洪州马祖大师。马祖道一禅师在他的《马祖语录》l引述《楞伽经》等教义,发挥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禅法思想。在延寿提炼的语录中,大多还是提取马祖引用经典的观点。其中的关键词连缀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逻辑层次,不妨分列如下:

1、何故佛语心为宗?佛语心者即心即佛,今语即是心语。故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者,达本性空,更无一法。性自是门,性无有相,亦无有门。

2、随生诸法处,复有无量三昧门。远离内外知见情执,亦名总持门,亦名施门。谓不念内外善恶诸法,乃至皆是诸波罗蜜门。

3、今知自性是佛,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更无一法可得。乃至真如不属一切名,亦无无名。

4、即无心之心无量之量。无名为真名,无求是真求。

5、经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作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法无自性,三界唯心。

6、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故经云:见色即是见心。

第二位,南阳慧忠国师。作为慧能弟子中着名人物,他比较注重利用教义启发弟子觉悟自性的。但他主张佛性是“身心一如”的m,批评一些禅僧不学经教而又乱引经教的做法。因此,他主张:

禅宗法者。应依佛语一乘了义,契取本原心地。转相传授与佛道同。不得依于妄情及不了义教,横作见解。疑误后学俱无利益。纵依师匠领受宗旨。若与了义教相应即可依行,若不了义教互不相许。

他还又一个突出的观点,就是主张“无情有佛性”说。他发挥《大般涅槃经》、《华严经》等义理,明确提出了“心”也包括“无情心”。这丰富了“以心为宗”的涵义。当然,他的心,已经是“法性”的意义了。他的观点是很鲜明的,比如,关于“心”与“性”的异同问题,他认为:迷人即别,悟人不别。……众生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汝定执无情之物非心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

第三位,鹅湖大义禅师。作为马祖道一的后世弟子,他也继承了传统的洪州禅法。他反对分别执着心的有无,认为不可形相分别。n他长期在京城长安传法,其思想多从对答中反映出来:

因诏入内。遂问京城诸大师。大德汝等以何为道。或有对云。知见为道。师云。《维摩经》云。法离见闻觉知。云何以知见为道。又有对云。无分别为道。师云。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云何以无分别为道。又皇帝问。如何是佛性。答:不离陛下所问。是以或直指明心。或破执入道。以无方之辩。祛必定之执。运无得之智。屈有量之心。

第四位:思空山本净禅师。他依据《圆觉经》、《楞伽经》、《维摩经》等经典,论述了“理非教而不圆”的思想。他着眼点在于引导初学者,依教奉行。他说:

是故初祖西来,创行禅道,欲传心印,须假佛经。以《楞伽》为证明,知教门之所自,遂得外人息谤、内学禀承,祖胤大兴玄风广被。是以初心始学之者,未自省发已前,若非圣教正宗,凭何修行进道。设不自生妄见,亦乃尽值邪师。故云:我眼本正,因师故邪。西天九十六种执见之徒,皆是斯类。故知木匪绳而靡直,理非教而不圆。

他特别强调了不仅要奉行经教,而且要选择良师从学。他的观点,更加倾向于籍教悟宗了。

延寿最后综合各位禅师的观点,作了结论。指出,各位禅师“终不率自胸襟违于佛语。凡有释疑去伪显性明宗,无不一一广引经文备彰佛意,所以永传后嗣不坠家风。”因此,后世的禅修者、尤其是初学者,必须不要妄想执着,要脚踏实地的依教奉行:

又若欲研究佛乘,披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语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如《华严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知教有助道之力。初心安可暂忘。

第四段:全文总结,明确自己的主张。

从“细详法利无边。是乃搜扬纂集。……狂心不歇歇即菩提。镜净心明本来是佛。”他认为,“且凡论宗旨,唯逗顿机。”但为了一般根基的人,就不厌其烦的问答列举,“今为乐佛乘人实未荐者,假以宗镜,助显真心。虽挂文言,妙旨斯在。俯收中下,尽被群机。但任当人,各资己利。”诸多的论述,完全是方便法门。但是,他认为自己的论述是广披群机的,“岂同劣解凡情而生局见”。如何才能正确的理解教理,并指导自己开悟呢?他用华严宗祖师们的思想,诸如“六相十玄”等义理,来论述教禅、教观等的关系。

须以六相义该摄,断常之见方消。用十玄门融通,去取之情始绝。又若实得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即胡假言诠,无劳解释。船筏为渡迷津之者,导师因引失路之人。凡关一切言诠,于圆宗所示,皆为未了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迷一切诸法真实之性,向心外取法而起文字见者,今还将文字对治,示其真实。若悟诸法本源,即不见有文字及丝毫发现,方知一切诸法即心自性。则境智融通,色空俱泯。当此亲证圆明之际,入斯一法平等之时,又有何法是教而可离,何法是祖而可重,何法是顿而可取,何法是渐而可非。则知皆是识心横生分别,所以祖佛善巧密布权门,广备教乘方便逗会,才得见性,当下无心。乃药病俱消,教观咸息。

简而言之,对待教禅、教观等问题,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

第一, 文字般若,是为了对治迷执,引导悟彻诸法本源的,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 证得一法平等,心中就不会横生教禅、顿渐分别了,这是禅修的目的;

第三, 华严宗六相该摄、十玄融通理念用于禅观,能发挥一闻千悟的功效。

j 参见巨赞《宗镜录》,《中国佛教》(四)页35-38,中国佛教协会编,北京, 知识出版社1989年5月。

k 延寿《宗镜录》,三秦出版社1994年10月。

l 见《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史籍中的《马祖传》。

m 《祖堂集》等《慧忠传》。

n 《景德传灯录》等《大义传》。


更新于:2021-05-10 18:5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