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安教授:谈谈《本生经》的集成

常昌2021-06-04 23:23

简介谈谈《本生经》的集成 林崇安释尊成佛后,先度化了憍陈如等五比丘以及耶舍等人,接着要求这些已经证得阿罗汉的弟子们散到印度各地去弘法。为了便于弘法,自然要将佛经分类编集,因而到了释尊传法的中期,佛经被归类为九分教:1 契经,2 应颂,3 记说,4 讽诵,5 自说,6..

谈谈《本生经》的集成

林崇安释尊成佛后,先度化了憍陈如等五比丘以及耶舍等人,接着要求这些已经证得阿罗汉的弟子们散到印度各地去弘法。为了便于弘法,自然要将佛经分类编集,因而到了释尊传法的中期,佛经被归类为九分教:1 契经,2 应颂,3 记说,4 讽诵,5 自说,6 本事,7 本生,8 方广,9 希法。到了释尊传法的后期,累积了更多的经文,便分为十二分教,比九分教多出了a 因缘、b 譬喻、c 论议三个分教。这些分教的具体内容和演变情形,经由比较南北传佛教的资料后,我们可以对其动态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下就谈谈其中的《本生经》的集成过程。释尊教化的中期,九分教中的「本生」,是以释尊过去的本生为主题,内容包含《因缘谭》和《本生谭》。《因缘谭》的内容是,初为记述释尊于四阿僧祗十万劫的往昔,从燃灯佛处受记起,一直到投生兜率天,中为从兜率天殁而于菩提树下成佛,后为转*轮到给孤独长者建立祇园精舍为止的因缘故事,共分成「远因缘」、「不远因缘」、「近因缘」三部分。《本生谭》则是记述佛陀和弟子之间相互关连的本生故事。《大毗婆沙论》说: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如熊、鹿等诸本生经,如佛因提婆达多说五百本生事等。释尊教化的后期,佛经分为十二分教,把《因缘谭》和《本生谭》分别编属二个分教:「因缘」和「本生」。同样还有《佛种姓经》和《所行藏经》也分别编属「因缘」和「本生」。佛灭当年,大迦叶等五百阿罗汉于王舍城举行第一结集,致力于将「分教」重新编成《四阿含经》;许多众所熟知的偈颂型的分教(如讽诵、自说)则未编入《四阿含经》含内。「因缘」和「本生」方面,只有一些故事散编于经、律中。佛灭百年,会内七百上座于毗舍离举行第二结集,先结集律藏而后结集经藏。将经藏结集为《五部》:除《四阿含经》外,另外将第一结集未编入的经偈等集为《小部》。此中将《因缘谭》和《本生谭》编在一起,回复原先九分教中「本生」的组成成分,成为《小部》中的《本生经》。这一结集正式确立了《本生经》的基本内容。除了《本生经》外,也将本生相关的《佛种姓经》和《所行藏经》分别收入《小部》中。其他许多偈颂型的经典,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也在这一结集收入《小部》中。此次所结集的《小部》,又称为《杂藏》或第五阿含,只流传于会内上座系。佛灭二三五年(约西元前二五一年),会内上座系的目犍连子帝须等一千比丘,于华氏城举行第三结集,承袭第二结集的律藏、经藏并编集论藏,因而《本生经》的内容是包含《因缘谭》和《本生谭》。第三结集后,高僧们将《五部》传到锡兰、缅甸等边地诸国。到了西元四一二年至四三四年间,佛音论师于锡兰大寺精舍对《本生经》有所整理而流传下来,被收集在今日《南传大藏经》的《小部》中。佛灭五百年后,印度本土对原先「分教」的内容已经模糊了,幸好今日还有南北传佛教资料的保存,使我们经由比对可以追溯出其内容和演变的情形。南传《小部》中的《本生经》的重要性,在于这一资料是在佛灭百年时就已经正式结集出来,因而其中保留了早期菩萨道的重要讯息。  


更新于:2021-06-04 23: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