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道老师:轻之与重

出离心2021-06-06 05:07

简介轻之与重 高明道人类是透过感官认识到物质的世界。眼、耳、鼻等器官起作用时,吾人就能察觉、辨别色、声、香等不同物质层面。感官当中传统所谓的「身」,乃是负责滑涩、寒热、饥渴等感受的区别,领纳的差别相还包括重量,也就是基本上用「轻」、「重」二词来描述的物体..

轻之与重 高明道人类是透过感官认识到物质的世界。眼、耳、鼻等器官起作用时,吾人就能察觉、辨别色、声、香等不同物质层面。感官当中传统所谓的「身」,乃是负责滑涩、寒热、饥渴等感受的区别,领纳的差别相还包括重量,也就是基本上用「轻」、「重」二词来描述的物体特质。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古老文化的语言中,无论是远东的华语、南亚的梵语、中东的希伯来语等,这两个原本修饰具体物质的形容词,都衍生出动词的用法——以心态为主,进而可以藉语言、文字乃至表情、姿势等来呈现的「尊重」与「轻视」。不仅如此,古早的文化里也谈到这些态度到底是正面的,值得鼓励,还是负面的,带来痛苦,换句话说,从道德或其他价值观的立场提出批判。别的不谈,单就佛教来论,针对行为的「轻」、「重」,释氏的看法非常明确。这可以分别从对象、主体两个角度来剖析。前者是说,自己被尊敬或受到轻蔑。像这一类的经验,佛法把它归纳到世间法,也就是凡夫无法避免,让他团团转的情况,通俗称之为「八风」。你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分量,享有名誉,其实跟别人的推崇和恭敬有关,而身分卑微,备受论议、毁讥,也多少离不开他人的轻视。庸俗人遇上世间法,欢喜的就害他膨胀自大,难受的则使他垂头丧气,都是欠缺如理思惟所致。结果,不但当下不自在,且更播下将来的苦因而依佛陀的教导,应该观察此刻世间法的经验是无常、不圆满的,没有理由因它陷入烦恼,反倒宜用智慧看清它的本质,然后将「正面」的地位、声望拿来利他,把「负面」的批评、讥笑当作自我改进的借镜,稳重坚定,淡泊超然。这是个人成为「轻」、「重」对象时的注意事项。至于自己可否 「轻」、「重」,摩诃衍契经上讲得很清楚,例如预告未来会有人「贪求世利……,诈现圣相自尊自重,徒众、眷属,各相誉赞,以求名利」(《大宝积经.护国菩萨会》),而那些「以妒忌故,但自称赞不赞他人」的众生「以自高轻他故,于三恶道无量千岁受诸苦毒」(《药师如来本愿经》)与此相反,实修六度得菩萨「虽得诸根最胜明利,而不恃此自重轻他」(《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因为他成就了菩提心,所以「其心质直不欺诳 常乐寂静化众生 除去憍慢不轻他」(《大方等大集经.海慧菩萨品》)。上面举的这几段经文,都肯定菩萨道的行者不可能自重轻他。这是从消极的层面来说的。若是就积极的表现来论,则学佛人的态度谦卑,对众生怀着恭敬心。何以如此?其中牵涉到理、事两方面的原因。由事来看,因为所面对的有情究竟是谁,是凡夫还是圣者,除非自己成就了果位,不然不会知道。因此,为保护自己,与其无知侵犯圣者,宁随时保持一颗尊敬的心。同时,菩萨既明了个人的安乐,直至佛果的成就,端赖含识,大乘行者的恭敬就可以视为一种感恩。除上述断恶修善的业果考量外,菩萨尊重其他有情,理方面的支撑点在于「佛性」,亦即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在世局扰乱不堪,连宗教界一点都不单纯的今天,我们有幸值遇理路分明的佛法,不单对古老文化阐释的物质世界可获得多些认识,意义更深远的是,在心灵的探索、调伏与提升上,可觅得具体、丰富的法宝。例如「轻」、「重」,不管自己是被评量的对象抑或扮演主体的角色,都有清楚的教导方便依循,以免受到污染,实质自利利他。谨与读者诸君共勉。  


更新于:2021-06-06 05: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