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理如法诵读佛经?佛法从恭敬中得
2024-10-09 07:12
简介学人当知佛法难逢,经典难遭难遇。我们今天能够得闻,皆是历代祖师舍身舍命,历尽千辛万苦所得。譬如般剌密谛破肉藏经而传楞严,唐僧玄奘西行五万而取真经。所以,面对经典应生希有想。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佛法从..
学人当知佛法难逢,经典难遭难遇。我们今天能够得闻,皆是历代祖师舍身舍命,历尽千辛万苦所得。譬如般剌密谛破肉藏经而传楞严,唐僧玄奘西行五万而取真经。所以,面对经典应生希有想。诗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佛法从恭敬中得”。经典,是佛陀开示的法要,能导人超凡入圣。若有人能虔诚诵持,诸天护法也会随侍听闻。若心怀恭敬,阅读经典,可启发无量的智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转增罪业。所以,能以恭敬心诵持经典的人,必常为诸天善神所护佑。若欲得到佛法的实际利益,读经前须先至诚恳切,清净身口意三业。身应端正而坐,严谨肃恭,如对佛面;口应缄默,不闲谈、嬉笑、戏论;意应屏息杂念,放下一切外缘,不打妄想,专注于法。1. 诵经前要将双手洗净,不可以污手触经,勿用口水沾指的方式翻页。且不论吃素或吃荤食,诵经前都应先刷牙漱口。2. 选择无人打扰之处,避免他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打断自己诵经。3. 学佛的人宜戒葱、蒜、韭菜等气味辛臭的食物,且避免饮酒。若刚食用过以上食物或饮过酒,不宜诵经。须刷牙漱口,在通风处待一阵子,待气味散尽,才可持诵经典。4. 所在处若有佛像,应先礼佛三拜;若无佛像,则以双手持经书高举至齐眉处。5. 礼佛后,即端身正坐(亦可盘腿而坐),合掌;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恭敬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三遍及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称念后即可开始读诵经文。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翘脚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切不可躺着读经或在不净处读经。6. 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若有杂念、妄想,就要赶紧将心收回来,保持专注。读经时若有无法抑制的恶念、杂念,可先合上经典,净念后继续阅读。也可观恶念本空,念念生灭,不去理它,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文上,不断地向下读诵,久之恶念自消。7. 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在经典合起之前,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8. 经典未看完时,不可折页、折角等做标记,或将书扣卧,搁置为“人”字形,应夹放书签、纸条等作为标记记之。读诵经文时,对所诵念的经文要字字清楚明白,不打妄想。以这样的方式来诵经,既能回向功德利益一切,又能成就自己的道业,真正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门。诵经佛经,不但可以启发智慧心,也可以培养定力。最后回向时,不仅回向给自己、亲友的冤亲债主,更进一步回向无上菩提,且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都能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即在无形中与无量众生结下善缘,不仅自利还能利他。1. 应将佛典恭敬安置于清净处,不可放于夫妻卧房等种种不净处。若在单身居住的卧室放置佛典,晚上休息时应将经典置于高处,并用净布盖好;头靠经典一侧而眠,切不可脚冲经典。不可在佛典所在之处,有种种污秽的行为。2. 佛典应按经、律、论的先后次第整齐摆放,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为:大乘经典、小乘经典、律藏、论著、经典注解、祖师著作、一般佛学书籍,世间的书籍、资料等放在一切佛典之下。3. 如需随身携带佛典时,不得置于腰部以下,且不可挟于腋下。4. 经典上若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放置经典的桌面上,不应摆放杂物。5. 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6. 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与佛教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8. 经典所在之处,皆有龙天护佑,若任其损坏废置,罪过无量。陈旧佛典若有破损,应速修补。如果严重残缺,无法修补,应安置净处存放。一句经文乃至一个佛字,都不可烧毁或丢弃。佛法是真理,当我们在读诵经典时,也就是在熏习,一遍、两遍……不断的熏习,加上平时藉由不断思惟经中义理,反省检讨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端正自己的知见,长久下来,自然有转化种种烦恼、执着的智慧。进一步藉由熏习佛法,体悟本具的心性,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己,能够不随外境所转,处处作主。 更新于:2个月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