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把这几个自己生命里与生俱来的去掉才能证果

南怀瑾先生著述2021-07-29 20:48

简介“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什么是贪?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有一位朋友来谈,他什么都不要,现在住在山上,最喜欢他那个茅蓬,那个清风明月。我说:你真了不起,快要证道了,..

“思惑”也有五个,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也是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
什么是贪?贪名、贪利、贪感情、放不下,贪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属于贪。有一位朋友来谈,他什么都不要,现在住在山上,最喜欢他那个茅蓬,那个清风明月。我说:你真了不起,快要证道了,当心啊!还要被老鼠咬。贪一个茅蓬也是贪,真修行是修这个,不要以为打坐气脉通了,眼睛放光,以为那个是道,那个不是的!道在心念!在这个“思”念里头,这个东西叫思惑,在思想观念里头,这一点解不开是不行的。
 
知识份子喜欢看书,照样是这一念,贪恋于书也是贪,不要认为这个不是贪,没有哪一点不是贪,贪是人性根本,范围是非常非常广泛的。有人自认不贪,什么都不要,年纪大了,功名富贵看通了。信不信?真来个功名富贵摆在他前面,他照样的去了。

再说“瞋”,瞋心瞋念,大家以为自己都没有,脾气大,当然是瞋念,恨人、杀人、怨天尤人,都是瞋,是非分明也是瞋。或者你说什么都不会生气,就是爱干净,看到不干净受不了,也是瞋,一念的瞋就是厌恶。你念佛啊!打坐啊!你念的再好,如果这个思惑,这个心理行为一点没有转变,免谈学佛。这是真正的佛法啊!不管你是念佛的、参禅的、密宗的,随便你什么宗,你说天宗都没有用,必须要断这个思惑。
 
“痴”就更不要说了,大家都痴,痴痴呆呆,每一个人都痴。我有两个好朋友,交往二十多年,都跟我在一起学佛。我告诉他说你差不多了,儿女都出国得博士了,也都结婚了,不过么,我对这位朋友太太讲,将来生了孙子你又去忙了。她说不会不会,老师啊!那个时候一定完全跟你学佛了。结果呢!两老在家里没有事,唉呀!把外孙从美国接过来玩玩吧!照样痴起来。这还算很普通的,痴心有很多很多种,红楼梦上林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瞋痴,普通佛经上讲三毒,就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慢”叫做我慢,就是自我的崇拜,自我的崇高。我们大家检查一下,人最佩服的就是自己,每个人都佩服自己。至于阿Q精神,没有办法跟人家打,不要紧,自认还是老子。所以人最崇拜的就是自己,这个叫慢。
 
“疑”就更难了,佛学再研究下来,了解人性,人根本不会相信别人,因为有我,有我慢,所以人对一切真理都不信。譬如说,很多宗教徒,佛教的,基督教的,信什么教都不管,他跪下去拜拜,菩萨你保佑我,上帝你保佑我,你说他相信了没有?拜下去以后,心想,唉!不晓得灵不灵!都在疑。没有一个会真正绝对信的人。
 
所以贪、瞋、痴、慢、疑这五样,是思惑,思想上根本障道,不能解脱。学佛是求解脱,能解脱一样已经是了不起了,五样都能解脱了,才能够证到四果罗汉。
 
《金刚经说什么》 (东方出版社)
-------------
 
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所有一切生命的贪、瞋、痴、慢、疑都是与生俱来的。

贪、瞋、痴,大家都听得很多了。贪,三毒之一,如果一个人说他能万缘放下,只喜欢清净,那也是贪喔!贪恋清净也是贪,贪恋空也是贪。所以菩提道的究竟,连空也要彻底毕竟空。清净与空还要放下,否则虽然放下万缘,住在清净、空的境界上,也算贪恋。大家喜欢打坐,修清净的定,目前尚未得定;就算得了定,如果贪图定的境界,则是犯了菩萨戒。为什么呢?因为贪恋禅定境界不会起慈悲心,不会牺牲自我而利他,慈悲利生做不到,因此犯菩萨戒。

瞋的心理行为有很多,微细的较难察觉。例如我们偶而有一点不高兴的心理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在修行来讲,对人对事有一点不高兴,就已经犯了瞋戒。譬如一个好人讨厌一个坏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嘛!然而这个起厌恶的心,就是瞋恨心。这在人道行为来看,不能说有多大的错误,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过错,因为不高兴的心理绝对是厌恶的、瞋恨的。

但是在菩萨道看这个坏人,却是怜悯的、慈悲的,等于我们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女做坏事一样,虽然也愤怒,也打骂,然而当父母打孩子,往往一边打,一边流眼泪,那等于是菩萨的行为,内心没有真正的瞋恨。如果没有这种父母的心肠则不然,是非太明,善恶太清,已经是瞋心的种性。

痴,那更多了。总而言之,在没有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成佛以前,乃至于在菩萨地都是痴,都没有到达究竟。

有些人学问好,尤其是学佛的人,研究过经律论,也了解佛经,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增上慢。慢,慢是什么呢?慢就是我,我们常听见别人讲口头禅,或听到街上发脾气的人骂一句“格老子”,这句“格老子”就是我慢。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觉的自己了不起,即使是一个绝对自卑的人,也会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自卑的人都是非常傲慢,为什么傲慢?因为把自我看得很重要,很在乎自己,但是又比不上人家。自卑与自傲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同样一个东西。一个人既无自卑感,也不会傲慢,那是非常平实自在。

众生的我慢与生俱来,一个人如果能去掉慢心,那就快要修到“无我”了!从心理学的观点可以看出,我慢特别高的人,所做的事情都古里古怪,由于傲慢的变态心理,在某一方面就显现出来了。一个怕羞的小孩,看到人就躲,是不是窝囊?根本不是,他表面上怕羞,内心却非常傲慢。

还有疑,多疑,对任何事、任何人,尤其对修持信不过。贪瞋痴慢疑是众生的劣根性,不容易去掉。慢与疑包含在贪瞋痴中,痴是没有智慧。在修持上慢与疑比较容易看到,比较容易了解,因此通常只提贪瞋痴,比较少提及慢、疑。
 
《药师经的济世观》(东方出版社)
------------
 
我们人的生命来源,讲起来很深奥,简单现实来讲,是每个人自己个性与行为带来的。佛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带来的个性都有六个要点,贪、瞋、痴、慢、疑、恶见。任何一个生命,不管多么伟大、有学问的人,都有这六个特点的。
 
贪,人有贪心,当母亲怀孕的时候,你这个灵魂一入胎,已经有贪心了,在娘胎里,吸收了母亲的营养变成自己的,要母亲提供一切东西让自己成长,这是基本的贪心。一个婴儿生来,你不给他吃,不给他奶喝,他会哭的,贪嘛,占有心,都要抓来给自己,因为天生有个“我”。这个“我”的毛病就包括了贪、瞋、痴、慢、疑、恶见的成份在内。佛说了这个大原则,这就是人自己心里头坏的一面。
 
瞋呢?我们心理上,凡是不喜欢的、讨厌的,就会想把它丢开;婴儿也一样,不喜欢看的人,看到就会哭。瞋恨、埋怨、讨厌,这都属於瞋的心理。
 
痴,没有智慧。譬如从小读书,老师教的功课看不懂,学也学不会,乃至听了课记不住,考试成绩差,没有记忆力,因为脑子不灵光、混乱又容易痴迷。中国这个“痴”字怎么写呢?是“疒”旁,是一种毛病,人脑筋不健全这个病,“疒”里头一个多疑的疑叫痴,这是繁体字古写。那麼后来有了俗体字,疒里头一个知道的知,叫痴,就是无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态,不知道,心不专一,不冷静,就是痴迷。
 
什么叫慢?任何一个最笨、最没有学问、最没有出息的人,还是自觉我是第一。有时候功课比不上人家,过后一想,格老子我运动还是比他好一点。或说世界上哪一个人长得最漂亮?每个人不管怎么丑,镜子里看看自己,越看越漂亮,仍觉得蛮可爱的,这是我慢。人人天生有个“我”,如果有了学问,就更傲慢了,叫增上慢。譬如年纪大的人说:你们年轻人懂什么?我活了几十岁还不及你啊?这就是老年人的增上慢。有声望,有地位,有两个钱,我慢就越厉害。慢比骄傲还讨厌,骄傲的心理是痴慢的结合(贪爱一分),是人生命的病态。
 
疑是不信任,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任何人,更不信任任何事,永远在怀疑中。生命就在怀疑中,我究竟活到多少岁会死啊?明天怎么样?后天又怎么样?随时每分每秒都在疑。
 
恶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认知。要掌握正确的认知很难很难,我们绝大部份的认知都是错误颠倒、不合事实的。
 
贪、瞋、痴、慢、疑、恶见,这是心性带来的缺点,人人具备,能把这几样改正好了,才是教育文化的重点。可是现在的教育文化呢?越来越乱。我经常说笑,问说现在有没有个皇帝啊?有啊!就是钱,大家都向钱看。自己生个孩子,就教导孩子将来要拚命赚钱。像这样追求某个东西,也是恶见,一切恶法都是这样来的。这些缺点毛病,既然是人性本身带来的,就要用修行来改正。什么叫修行?自己用智慧、学问、修养,改正了贪、瞋、痴、慢、疑,以及不正确的观念,这就是修行之路,并不是求佛菩萨、上帝、鬼神来帮忙。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 (东方出版社)
******
赞赏 
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请识别下图二维码)。不论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励!
******
最近活动一览:
少林正宗“八段锦”与静定养生(8月28-29日上海)
提振精力阳气的好方法——少林升阳十二式(中秋假期)
******
文章转载可开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相关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整理首发。
更新于:2021-07-29 20:4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