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所有的财产当中,知足少欲最为殊胜
2021-08-10 18:25
简介大圆满|七宝藏开启心中的宝藏———悲愿▼无尽———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点击↑链接点击上方音频播放人天导师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再三强调:所有的财产当中,知足少欲最为殊胜。前面..
——— 悲愿 ▼ 无尽 ———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
点击上方音频播放
人天导师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再三强调:所有的财产当中,知足少欲最为殊胜。前面也讲了,之所以命名为“财富”,是因为它能让人得以满足,不管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都会带来一种满足感。但如果你精神上非常空虚,物质上再怎么富裕,内心也无法满足,装多少财富也没办法填满。
现代跟古代大不相同,古人没有现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一个国家的消息基本上都是封闭的,村落与村落之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也少得可怜,这样一来,人们看得不多,听得不多,知道得也不多,所以贪婪不是很强烈。就像我们藏地,世世代代都住在山沟里,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很多人都有满足感。可是现在并非如此,这个人买了摩托车,那个人就羡慕得不得了:“为什么我没有啊?我有该多好 啊!它的性能如何如何……”贪欲会无法抑制地生起来。其实如果知道满足,即使没有那么多财产,也堪为一个真正的富翁,因为“财富”就是令人得以满足。
所以,佛陀在大小乘经典中说,知足少欲是所有财产中无与伦比的,它所带来的快乐,连天王也很难以享受,如云:“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天王亦难享。”修行人在寂静地方自由自在地修行,跟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生活不要说人间,帝释天也很难享受(因为他没有离贪)。
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要通过佛法修持自己的心,如果想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确是很困难的。现在很多富翁无论有多少钱,都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所以知足才是最大的财富,有一间简单的屋子住就可以了,若有一种满足感,就不会再想修三四层楼;修了三四层楼还不够,又修二十几层楼;修了二十几层楼还不行,要换到大城市里去修……最后你在很多地方修了无数房子,但仍然无法满足。这光是对房子的贪执,还有对人的贪执、对财物的贪执,一直不能达到满足,痛苦也随之不断增上。《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因此,大乘和小乘都提倡知足少欲,倘若没有知足,《俱舍论》中说,根本不堪为出离心的法器。现在的社会需要知足,有吃有穿有住就行了,没有必要跟别人攀比竞争,这对你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真正做到知足,纵然你没有金银等财富,也是世间上最大的富翁。
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富翁,他有很多房子和钱财,可是他一点都不开心,每天寝食难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卖豆腐维生,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妇俩从早到晚有说有笑。富翁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我如此不快乐,他们却这么快乐?”有一个人对他说:“你不必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他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拾到这笔从天而降的财富,夫妇俩欣喜若狂,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再也听不到往日的笑声了。富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子啊!”
然而,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心里没有满足感,拼命去追求,最后根本得不到快乐。有时候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山里的一些修行人,住处也简单,吃穿也简单,可他们有无比的欢喜心,没有任何忧虑,死的时候也很快乐。我们学院以前有些出家人,生前对财富没有耽著,死的时候非常安详,有些是狮子卧,有些是跏趺坐。而有财富的人死时却很痛苦,记得好像1996年,当时在女众医务室,有一个师父死了,在场的很多医生告诉我:她临死时一直捂着一个红包,死的样子很惨。后来,大家打开那个红包,发现里面有1万块钱,每个人都很害怕,立即把钱拿去给她念经了。所以,对财产贪著不舍的话,死时恐怕也不会很安详。
© 来源:文章|摘自《亲友书讲记》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 ▼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 ☽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