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脾气,无名火,嗔心似毒蛇,最障人生路
2021-08-22 13:51
简介情绪这个话题,再多也说不完,看看朋友的生活故事,很值得借鉴。“前两天送孩子上学,还有八分钟就迟到了,发现忘了带口罩,到商店买口罩,付款时候有客户打电话,匆匆出来,这时候店老板扯喉咙叫,说没收到钱。恰巧的是,熟人这时也打电话,于是——马上吼了!”压倒骆..
情绪这个话题,再多也说不完,看看朋友的生活故事,很值得借鉴。
“前两天送孩子上学,还有八分钟就迟到了,发现忘了带口罩,到商店买口罩,付款时候有客户打电话,匆匆出来,这时候店老板扯喉咙叫,说没收到钱。恰巧的是,熟人这时也打电话,于是——马上吼了!”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无辜,好比这个被大吼的熟人,估计难以理解,一个普通电话如何引发这个大反应。
反过来说,当我们了解朋友遭遇,作为熟人接到这个吼叫电话,要知道这是对方情绪,不是对自己的成见,应当主动关心一句:“发生什么事情了?需要我帮些什么不?”
再比如,“昨天我碰到一个女人在打她的儿子,可能只因为孩子一句顶撞的话,我看到了一个无法接受孩子的母亲。在母亲的暴怒之下,异常惊恐的孩子被迫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想法。”
孩子最初的顶撞当中,应该包含着某种需求,妈妈没有看到,最终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做到符合妈妈的要求,孩子需要表达的东西,没有传达出来。
这一刻,如果母亲能够妥善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弯下腰来问问孩子需要什么,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用同样的方法,弯下腰耐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暴力可以暂时遮掩住眼前的不愉快,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很多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可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地用怒火来解决问题,甚至对越熟悉的人越变本加厉。这种现象,就是佛门所说“贪、嗔、痴”三种剧毒之一的“嗔心”。
佛门经论中,将嗔心归纳为三类:
第一种是叫做“非理瞋”,他不来恼,而自生瞋;
意思就是,没有人来招惹你,自己却突然想到一件事,然后生起气来。通常情况下会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越想越气。
第二种是叫做“顺理瞋”,他人来恼,尔乃生瞋;
比如有人过来扰乱你,不让你好好休息;或打扰你,不能专心做手头上的事儿,从而升起强烈的嗔恚心。又比如,你在路上走着本来心情很好,突然看到一个十分厌恶的人,那一瞬间产生的嗔恨心。
第三种是叫做“诤论瞋”,己法言是,他法言非;
例如两个人在讨论一件事,因为立场不同,意见不合又各不相让,因讥讽对方观点而产生的嗔恚心理。
《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诸烦恼中,嗔为最重;不善报中,嗔报最大;余结无此重罪。”就是说,嗔是众烦恼中最重的,嗔报是最大的不善报,其他的结使(烦恼)没有此重罪。
往昔帝释天曾向佛祖请教:
“何物杀安隐(什么事物能够使人失去安稳)?何物杀不悔(什么事物能够使人不产生后悔)?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什么事物是罪恶的根本,能够吞灭掉一切的善心)?何物杀而赞(什么事物灭除后会得到他人的赞颂)?何物杀无忧(什么事物可以让人失去无忧)?”
佛祖如是说:
“杀嗔心安隐(灭除掉嗔心可以获得安稳),杀嗔心不悔(灭除掉嗔心可以避免后悔);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嗔心是一切罪恶的根本,嗔心可以断绝一切的善心);杀嗔诸佛赞,杀嗔则无忧(灭除掉嗔心可以获得佛的赞颂,灭除掉嗔心可以无忧)!”
为避免因嗔恨犯下错误,我们该如何对治嗔心呢?来听听印光法师怎么说:
01
从一念心性上改变
印光大师开示:“倘能知我心原是佛心,佛心空无所有。犹如虚空,森罗万象,无不包括。亦如大海,百川众流,无不纳受……我若因小拂逆,便生嗔恚。岂非自小其量,自丧其德。”
02
从宿世因果上了解
“如来令多瞋众生作慈悲观者,以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既是过去父母,则当念宿世生育恩德,愧莫能酬。岂以小不如意,便怀愤怒乎。”
03
于行为上躬身忏悔
《文钞·复郝智熹居士书》开示:“汝既知性情暴戾,当时时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纵人负我德,亦常作我负人德想。觉自己对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无已。则暴戾之气,便无由生矣。凡暴戾之气,皆从傲慢而起。既觉自己处处抱歉,自然气馁心平,不自我慢贡高以陵人。”
为了深入浅出,印光法师举例《杂譬喻经》中,一则因嗔心变蛇的公案:
“昔阿耆达王,一生奉佛,坚持五戒。临终因侍人持拂驱蝇,久之昏倦,致拂堕其面。心生瞋恨,随即命终。因此一念,遂受蟒身。以宿福力,尚知其因。乃求沙门,为说归戒。即脱蟒身,生于天上。是知瞋习,其害最大。”
(以前有位阿耆达王,一生奉行佛法,坚持五戒。但临终时,侍从用拂尘驱赶蝇虫,时间久了昏沉疲倦,拂尘不小心掉到国王脸上,结果国王生出了嗔恚心。正因为临终一个嗔念,阿耆达王去做了蟒蛇,但毕竟宿世福报之力,他还知道自己受蟒蛇身的原因,于是就求沙门为他说三皈五戒,然后籍此功德,终于脱离蟒身升天。)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即便福报再大,一旦性格不好,很有可能会将我们累积的善业,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上去,从而堕入恶道。净土学人不可不慎!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