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气好难、控制不住…… 来看看不生气的智慧
2021-10-07 23:52
简介嗔心不断,无法解脱《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大智度论》则说: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五毒中后果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让人损失功德、失去福报。我们常常都会被这种习气困扰,如果能够反省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的..
嗔心不断,无法解脱
《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大智度论》则说: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五毒中后果最严重的就是嗔恨心,让人损失功德、失去福报。
我们常常都会被这种习气困扰,如果能够反省我们自己,知道我们自己的习气还很重,毛病还很多,如果自己知道这些我们就会虚心了。一个虚心的人讲话肯定会给自己留三分余地的。这样,嗔心就会很大地被减少。当我们觉得理直气壮的时候,我们往往讲话会比较硬,因为有嗔心。
我们佛教嗔心分为“有理嗔”和“无理嗔”。有理时,得理不饶人;没有理时,也强占三分,自我包庇。所以我们修行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习气很重,我们智慧也不是很究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谦虚、虚心,这个嗔心的火自然就会熄灭掉很多。
对于修行人来讲,如果有嗔心,连色界无色界都生不到的。所以修行第一个就是发誓我不嗔,断嗔。嗔心不断,无法解脱。嗔是轮回的最大的动力,地狱的猛火很多都是由嗔而点起来的,而且连欲界都出不了,更不要说出色界无色界了。
所以修行上来讲,我们把恶先制止住,制止住之后,心才能平定下来,心平定下来才能生出智慧。所以平时的正知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都是有正念在,正念越是炽盛,越能照见不善念,越能够有力地遏止不善的业。
遇到对境的时候控制不住怎么办?
《优婆塞戒经》说,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嗔。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谁当受骂。……世间骂者,亦有两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若我嗔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嗔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
佛陀在经典中细致地教了我们怎样修持忍辱一法。佛陀说,有智慧的人如果遇到误解和谩骂,应作如是想:这些恶语只是一个个的字而已,当一个字出口,前一个字已经消失,后一个字还没有出来。就像风一样飘过,为什么要生气呢?
我们知道,嗔恨心是生起烦恼的原因,也是修行的障碍。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不小心起了嗔恨,好不容易积累的功德就一扫而光。
不生气好难对不对?修忍辱有点恐惧,因为遇到对境的时候控制不住对不对?所以你想修忍辱,对境现前你就要想修忍辱的功德,要想:相好是来自于忍辱,生命最美丽的就是忍辱。
遇到对境而不生瞋心,你能跳过去,这个更加需要有一种高境界。如果我们很执着于这个肉体,把这个当成是我 —— 我遇到境界,我很难超越。如果知道这个“我”只是因缘的一部分,它也是无自性的,这时候你就生起超越自我的智慧了,你能超越自我,就能超越境界。
遇到境界没有办法超越的时候,是因为你没有看清你自己。所以要学会看清自己,这个很重要。
遇到如法的,我们要用空性来回向,遇到不如法的,我们依然要依靠着空性来超越这个逆境。
嗔恨心重应该多念这个咒语
不动佛是持戒、不嗔而得成就的,这个咒非常对我们的机,我们天天都是动这些念。念这个咒,就是要训练我们的心要如如不动。我们做早课第一句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我师父说:“不动”才“尊”。所以大家好好地观想啊,特别是嗔恨心重的,我们要多念这个不动佛心咒:
那摩 ra那 札雅雅 嗡 刚嘎讷 刚嘎讷 若匝讷 若匝讷 卓札讷 卓札讷 札萨讷 札萨讷 札德哈那 札德哈那 萨瓦 嘎玛 巴囊 巴ra 讷美 萨瓦 萨埵 南桌耶 梭哈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