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吉祥 | 净慧长老:新春的供养

2022-02-02 22:04

简介我从1953年任云门寺监院,就开始学习《禅林宝训》。当时有人告诉我,这部书是寺院管理的教科书。我记住了这句话,六十年来断断续续浏览玩味,乐在其中,其味无穷。在新春到来之际,特拈此一话题,供养现前僧俗大众,愿我同仁“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挽禅江于既倒,..

我从1953年任云门寺监院,就开始学习《禅林宝训》。当时有人告诉我,这部书是寺院管理的教科书。我记住了这句话,六十年来断断续续浏览玩味,乐在其中,其味无穷。在新春到来之际,特拈此一话题,供养现前僧俗大众,愿我同仁“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挽禅江于既倒,续慧命于将寝。同申回向,共证菩提。

——净慧长老

本文选自净慧长老《真际禅话》

今天讲的题目是“新春的供养”。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在新春到来之际,我给大家献上新春的供养。供养什么呢?没什么新鲜供品,还是老生常谈,说了多次的旧话,不过一年一度,旧话重提还是有些意义。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实,怎样修自己的德行,一共三个题目,其内容都关系到人一生一世的大事情。

一、修养八要

(一)身要稳重。一个人身轻气浮,坐卧不宁,对学习和工作都是一种障碍。身要稳重,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仪表端庄,为人持重,则能成就大事,担当重任。

(二)意要安宁。心神不定的人难以抵御外来的引诱。外在世界总在诱惑我们,要努力降伏其心,让意念凝然安定,情绪稳定,持五戒、修十善,修习禅定,念佛持咒,心意有所依托,妄想则会减少,神清气爽,意志安宁。

(三)色要温雅。色指表情,心神安定,待人友善和气,面色自然温雅。温就是温柔、温暖,雅就是文雅、雅致。内心和雅,面色的表情自然温雅。这是一种修养,需要长期坚持,时刻要求自己,克服浮躁的毛病,做到温文尔雅,文质彬彬,面和心善。

(四)气要和平。所谓和气生财,经常生气,影响身体健康。心要平,气要和,和为贵。做到心平气和,必须内外结合,身心相应,环境与心灵相统一,生活与信念相一致,借助外在悠闲清净的环境,调适内心的淡定。促成心平气和,以利身体健康。

(五)语要简切。说话要简单明了,恳切至诚。要谨记:少说话永远是事业成就的良方。不要说虚情假意的话,不要说言不及义的话,不要说有伤和气的话,不要说有是非嫌疑的话。不要轻诺而不兑现,开空头支票。说话要有诚意,少说废话,言多必失。

(六)心要慈祥。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分享的心、结缘的心、慈悲的心对待一切人和事,心才会安详,心气才会平和,慈祥才会显露。慈祥是内心充满真诚喜悦的自然流露,切记不可装腔作势。

(七)志要果毅。立志要果断,坚忍不拔有毅力。要成就大事业,必须有大志向,立志果断坚决,说做就做,做就做好,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有坚强的意志,果断的言行,还要有温柔淡定的心态,三者缺一不可。

(八)思要缜密。在为人处事之际,一定要周密思考,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一件事,也不要轻易地承诺一件事。用心周详缜密,自然成事有余。

修养身心,一共八条,此乃举其要者而言,其实要把每一条都做到位,必须八条都做到位。身心修养是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必由之路。这八条,一中有八,八中有一,综合要求,不可顾此失彼。


二、五多五病

这里讲的“病”就是障碍的意思。人如果在某些方面的修养不到位,就会产生障碍,影响学业、道业、事业的成就。

(一)多事为读书第一病。读书、学习,包括诵经,都要有闲暇的时间,多一分安静,少一些闲事,静下心来,读些好书。我们经常说事情忙,无暇读书。其实只要善于安排,每天挤点时间读书还是可以的。要读书学习,一定要少事,少事就少烦恼,多事就多烦恼。有时无事找事;有时一事过后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心里不得安宁,要想读书学习,心却静不下来。多事为读书第一病。要学习、要读书、要诵经,以少事为妙。“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可缺少,但要一切随缘,以省事为要。不可无事找事,把有限的光阴用在学习、读书、事业和修行上。在所有财富中,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多愁为养身第一病。多愁善感的人一般身体都不好。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愁死的,她总是放不下,面对大观园里各色人等的种种矛盾和烦恼,有事愁,无事也愁,怀疑嫉妒,愁肠百结。大家可能会发现,凡是多愁善感的人,一般面色都不好,心事多,晚上睡不好觉。做人一定要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要加强学习,多看经书,了知烦恼从分别而来,从习气而来。一切烦恼都是自我设计的。面对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事过境迁,若无其事,雨过天晴不留痕迹;若换另外一个人,可能会事事有触动,时时有烦恼,耿耿于怀,茶不思,饭不想,睡不香。要想修养身体,要想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子骨,就一定要把忧愁化为快乐,人生几何,要在欢喜中度过每一天。

所谓“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每天都以笑脸面对这个世界,以欢喜的心告别每一天,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晚上休息时心里不要想事,特别是不要想不愉快的事。世间的事十有八九不圆满。要学会放下,要学会为自己排忧解难;要多读圣贤书,多与圣贤沟通,多与哲人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化解心头的忧愁。心中有了喜悦,精神得到升华,身体也会健康。

(三)多言为处世第一病。所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当说的话就说,不当说的话就不说。话说多了,有时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有的人,人缘很好,不管走到哪里,大家都生欢喜心;有的人不管走到哪里,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想避开他,说话都不想让他听到,恐怕经他传播后成为是非。少说话,多做事。台湾圣严法师教诫他的弟子,要“多看、多做、少说话,快手、快脚、慢花钱”。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一定要在说话上掌握好分寸,该说的话也要三思而言,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要说,所谓“话到口边留半句”。古人云:“涵养怒中气,谨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在处事待人中广结善缘,留有余地。

(四)多智为立志第一病。这个“智”是就其负面意义说的,即“世智辩聪”。主意多了,往往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障碍。因为脑子过于灵活,没有原则性,没有主见,会经常改变主意,性格不稳,今天想做这件事,明天想做那件事,意志不集中,结果一事无成。

(五)多费是持家第一病。上面引的古人说要“爱惜有时钱”,就是要勤俭过日子,“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学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能超额、超计划地消费。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我们寺院的每一分钱都是施主布施的,我们一定要节约、惜福、惜缘。“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要珍惜因缘和资源,不可乱用一分钱。我们既不纺纱,又不织布,虽然过的是粗茶淡饭的日子,但也衣食无忧。要感恩十方护法,感恩政府,养成节约的习惯,保持修道的热情。切不可在物质上追求享受,生活要平民化。外在的物质追求多了,内在的精神就会减少。


三、五不原则

宋朝晦堂禅师说:“久废不可速成,积弊不可顿除,优游不可久恋,人情不能恰好,祸患不可苟免。夫为善知识,达此五事,涉世可无闷矣。”此语载于《禅林宝训》。清初云峰智祥和尚作《禅林宝训笔说》,评点晦堂禅师这“五不”时指出:“此篇教住持涉世免害之方也。”这“五不”虽然是针对僧团长老说的,但对一般人也有很深刻、很现实的启发教育意义。

(一)久废不可速成。要挽回久废之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特别是要恢复一些好的传统,更要有耐心。一切事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是你想做就可做成。要务实,要从实际出发,速成必速废。做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云峰和尚说:“凡久废之事,不可祈以速成,速成必易坏也。”

(二)积弊不可顿除。我们今天面对的现实是僧尼素质有待提高,寺院管理有待加强。这是过去几十年、上百年造成的,想要马上改变不大可能,需要慢慢做工作,所谓久废不可速成。有些好的规矩废置已久,无人提倡,想马上立起来,那也是很难的。过去丛林冬参夏学打禅七,一年四季都在修道,现在客观形势变了,要恢复过去寺院的道风,不能完全照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有些积习明明知道是弊端,由来已久,也难以顿除。正如云峰和尚所言:“积聚弊病,不可顿为革除,顿除返增弊也。”

(三)优游不可久恋。出家人切不可迷恋于悠闲散漫的生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古人讲:“业精于勤荒于嬉。”一定要勇猛精进,爱惜光阴,要给自己提要求、加任务。和尚到底是做什么的?我经常讲,当和尚就是自找苦吃。因为出家人抛弃了俗世的一切生活享受,过清苦寂寞的生活,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勤修苦练,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当和尚一定要有这种吃苦的精神,才能当个好和尚。释迦牟尼佛也是自找苦吃,舍弃王位,修苦行,化饭吃。我们都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都要“自找苦吃”,没有这种吃苦的精神,出家生活不好过。身要稳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不可迷恋于悠闲适意的生活。云峰和尚说:“优游之境,不可久长留恋,久恋必易变也。”

(四)人情不能恰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随时都有变化,哪能恰到好处呢!要学习用慈悲的心、结缘的心对待每一个人,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一切从严要求自己,增进相互理解,化解矛盾,和合共住,和谐共处。人情恰到好处,那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要知道人情不能恰到好处,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很多缺陷的现实世界中,必须正确面对,不能有幻想。云峰和尚说:“人情世故,不能全美恰好,恰好必难得也。”知足者常乐,知安者自荣。

(五)祸患不可苟免。一切遭遇都有因果,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我们不做犯法的事,不做有违道德的事,自然就能避祸免灾,心安理得。同时也要懂得感恩,处处以感恩的心态为人处世,就会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解。有宽容慈忍的心,就会得道多助,免遭祸患。云峰和尚说:“祸害患难,不可苟且求免,苟免必多事也。夫为善知识,达此五种事缘,涉历世间,自然无所忧闷矣。”


云峰和尚总结说:“难得到这般田地,到得即克昌运祚矣。”这篇《新春的供养》,基本上是针对僧团讲的。从僧人个人的身心修养,到担任住持、出世为人,都点到为止,不能深入展开,克实指陈,目的是想借此讲话,引起僧团重视学习《禅林宝训》这部集古代寺院管理、住持个人身心修养、出世为人经验之大成的禅门宝典。我从1953年任云门寺监院,就开始学习《禅林宝训》。当时有人告诉我,这部书是寺院管理的教科书。我记住了这句话,六十年来断断续续浏览玩味,乐在其中,其味无穷。在新春到来之际,特拈此一话题,供养现前僧俗大众,愿我同仁“削势利人我,趋道德仁义”,挽禅江于既倒,续慧命于将同申回向,共证菩提。

来源:柏林禅寺

遍洒花雨  尽沐甘霖

金界花雨 为你而开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更新于:2022-02-02 22:0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