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定法师: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
陈韵昊2022-03-08 18:03
简介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超定上一期依中观的二谛,阐述缘起的生灭与不生不灭,附带提及部派佛教学者对四谛的看法,为真为俗之判,可以说各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其见解对后起的大乘空有诸宗,影响至深且巨。我人欲探讨全盘佛法,认清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部派的阿..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超定上一期依中观的二谛,阐述缘起的生灭与不生不灭,附带提及部派佛教学者对四谛的看法,为真为俗之判,可以说各各「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其见解对后起的大乘空有诸宗,影响至深且巨。我人欲探讨全盘佛法,认清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部派的阿毗达磨论书,是不可不读的重要文献。如印顺导师说:「佛法的部派时代,是上承一味和合的佛法,下启大乘佛法。论书是部派的产物,对承先启后的发展过程,应有其重要的贡献与价值。」 依印度佛教演进的史实看,初期是声闻的四谛乘,中期是菩萨的波罗密乘,后期是如来的陀罗尼乘。(如藏传『三理炬论』的分期:初为「谛性义」、次为「波罗密义」、后为「广大密咒义」。)很显然地,四圣谛法门,是一切佛法的源头活水,释尊初转*轮的内容,即是苦集灭道的真理;直到佛陀临入涅槃,在最后遗教里,还特别宣示:「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毋得怀疑不求决也。」而且很慎重地「如是三唱」,可见四圣谛一法,在佛陀一代时教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崇高! 四圣谛的深义,随着佛教思想的变迁,由根本的「佛法」,演变为「初期大乘佛法」和「后期大乘佛法」,对佛说的四圣谛,赋与不同层次的意义。如天台宗所判的化法四教:藏教的四谛为生灭四谛,通教为无生四谛,别教为无量四谛,圆教为无作四谛。同样地,对十二因缘法,依四教的深浅,分为思议生灭的十二因缘,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不思议生灭的十二因缘,以及不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四谛与十二因缘,原是同一教法,从横竖角度不同,对世间的流转因果,和出世间的还灭因果,而作差别的演说。近日因温习四十五年前在佛学院的时代,亲教上人续公主讲『天台四教仪』,联想到「幻生幻灭即是不生不灭」,思惟二谛空有,生灭与不生灭的命题。道理的探讨至此已够周延了,为何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于生灭与无生灭而外,又别立无量四谛与无作四谛?所谓无量、无作与无生,实质不同何在?把与四谛相关的十二因缘,又划分为:三界内与三界外,界内可思议的生灭与不生不灭;界外不可思议的生灭与不生不灭。法义深玄,涵盖学派之间,大小性相的分歧。兹依天台宗义,略述四教的四谛与十二因缘义。 藏通别圆与四圣谛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不论声闻与菩萨,大乘与一乘,既属佛陀的教法,自不能偏离此四种真理。换句话说,如违反四谛的根本原理,即非佛法了。譬如美国联邦宪法,为全美各州法律的根据,违背最高宪法即是非法、无效之法。通常为解说三乘,分为四谛、十二因缘、六度法门,以此配合: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实,十二因缘即是四圣谛;大乘佛法的不同思想体系,也不过是四谛义的不同解读和发挥而已。 真常唯心系的胜鬘夫人经,将佛说的圣谛分为二类:作圣谛、无作圣谛。这是依二乘和一大乘的差异,所做的分类法。经云:「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意思说:二乘人是依佛圣教,修习四谛与缘起;也即是依佛力而非自力,其智慧有限有量,不能知一切苦,证一切灭。如大乘经说:二乘人断了分段生死(经说「有为生死」),还有变易生死(「无为生死」)未断;所证的涅槃是有余,唯有佛所证的才是无余涅槃。经说另一种圣谛,名无作圣谛:「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无作,即是无量,究竟圆满之意。对上有量说,分段生死是有量的苦谛;分段与变易二生死,为无量的苦谛。四住烦恼(见惑与思惑)是有量集谛;四住地与无明住地,为无量集谛。有余涅槃是有量灭谛;合有余与无余,为无量灭谛。少分的净智道是有量道谛,总一切无漏道才是无量道谛。经文说的无作无量的四圣谛,是因如来以自力知一切苦、集、灭、道;不同于二乘因他力而知四圣谛。 天台宗为配合化法四教,于经说的「无作」即是「无量」,分为二种四谛:别教是无量四谛,圆教是无作四谛,通教是无生四谛,藏教是生灭四谛。 『天台四教仪』解说生灭四谛:「一苦谛,二十五有依正二报是。」也即所谓有情世间,从最低的地狱至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及其所依住的器世间,总名藏教实有苦谛。「二集谛者,即见思惑」(又名见思、四住、染污无知、枝末无明、界内惑。)「三灭谛者,灭前苦集,显偏真理,因灭会真,灭非真谛。四道谛者,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上列四谛名义,乃是佛陀根本圣典和阿毗达磨论书所说,天台大师判为藏教的生灭四谛。此下通教、别教、圆教,其四谛又是什么?胜鬘经依二乘与如来,有量与无量的差别,分为有作的四谛、无作的四谛,合起来成为「八圣谛」。四圣谛的原理是不会有差别的,「但是随教广狭胜劣,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不同耳。」例如: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怎会有差别?智证的深浅偏圆,而施设差别。 通教,约根性利钝言,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此教所诠是无生四谛,简言之,「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般若经属于通教,声闻、辟支佛、菩萨三乘共学。般若,后期大乘分为共般若与不共般若,初期性空大乘,应是共般若;三乘同证空性、同入无余涅槃故。然此般若是大悲功德所助成者,又不同于二乘的偏真智,是则有胜出二乘之处,似应称为不共般若。可是不共之名,不免与后期真常大乘混淆不清。「无生四谛」,正是中论观四谛品所详明,乃是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 别教,教、理、智、断、行、信、因、果,别前藏通二教,又别后圆教。此教所诠的是无量四谛,意谓「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密不同故。」 圆教,空假中三谛圆融,一心三观,一境三谛,即是此教的妙论。其修证是:圆伏五住、圆常正信、圆断一切惑、圆修一切行、圆证一切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此教所诠是无作四谛:古德解说:「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依此而言,无作四谛与无生四谛,其实并无轩轾之分,初期大乘的般若空义,文殊相关的教典,「以真如为定量」,「皆依胜义」说、衡之于圆教的无作四谛义,可以等量齐观;分为无生、无作、无量,不过是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缘起论与唯心论,强调「至顿」、「至简」、「至圆」的真常思想,而作如是方便分判吧! 四教的十二因缘义 四圣谛与十二因缘,法义内容实无差异,如苦集二谛是世间的苦因苦果,等于十二因缘的流转门;灭道二谛是出世解脱的因果,等于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以上已说天台四教的四谛义,十二因缘即可比类而知。今为复述天台宗义,对十二因缘的深浅,再作简略的说明。 大涅槃经约十二因缘观智的差别而划分圣位的高下。如云:「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智凡有四种,一者下,二者中,三者上,四者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道。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缘觉道。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了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从智慧的深浅,体悟缘起法的偏圆,故有诸圣贤的等级。但涅槃经的主题是佛性论,以见不见佛性,所见的了不了而判别圣位的高低。此经把佛性当做佛法的第一义,而结归为:「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衡之于根本圣典和初期大乘佛法,令人有格格不入之感。 1.藏教:思议生灭的十二因缘,因缘的定义,即是无常生灭之意。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如是生而死,死而复生,生生不已,也是灭灭不已,不论是一念生灭,一期生灭,都是因缘生灭。在生死流转道上,反向操作,使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由缘起的生灭而归于缘起的寂灭。这一大期生灭,了生死至涅槃,也是生灭。这样的十二因缘,是三界内的,可思议的。依此而言,阿含圣典以及阿毗达磨论书,尽管说如何甚深极甚深,广大又精微,在纯圆独妙的后期大乘学者看来,不过是幼稚园,小儿科罢了! 2.通教: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依中论说十二因缘是「空不可得,非有非无,非生非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因缘的生灭,如幻如化,本性是不生不灭的。此不生不灭,不论约究竟涅槃说,或诸法空相说,都是不思议的境界;不可思议之法,即超出三界,为何是界内?通教即般若法门,通达诸法不生不灭,十二因缘、四圣谛皆是不生不灭,此三乘所共的般若,比起一乘(如来)不共般若,当然逊色不少。 3.别教:不思议生灭的十二因缘。众生以无明所覆盖,前途茫茫,找不到出路。无明有二:枝末无明和根本无明,前者招感界内的分段生死,后者为变易生死。此期教法,为界外钝根菩萨,修空假中的次第三观,解脱分段与变易二种生死,证得中道无住涅槃。 4.圆教:不思议不生不灭的十二因缘。依蕅益大师解说:「无明爱取,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复烦恼。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业即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是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这段注解,正如前所引大涅槃经:「十二因缘名佛性。」据此而言,不信佛性思想,不了了见佛性,岂非不通达缘起义? 天台的四教与印顺导师的分期 印顺导师在晚年所写的『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第三节『从印度佛教思想史论台贤判教』,列一表比对古德的判教与他本人的印度佛教四期说。 天台四教 贤首五教 印公四期 藏教─────小教──────佛法 通教─────始教────初期大乘佛法┌──────┴───────┐│ │别教─────终教────后期大乘佛法 │ 顿教 ──────┘ 圆教─────圆教────秘密大乘佛法 导师解说:「天台的藏教,主要依三藏说的;贤首的小教重于佛教界的事实。小教 六宗是部派佛教,不能代表一味和合的原始佛教。」令人费解的是台贤的圆教,在上列的表里,把它比配为「秘密大乘佛法」。何以故?『天台与贤首,都以圆教为最深妙。天台重法华与涅槃经。贤首重华严经。在印度佛教发展史上,法华的成立,应该是『初期大乘佛法』的后期;天台宗的圆义,也与般若空义有关,当然是通过了涅槃常住与佛性,也接受了华严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思想。华严经有「后期大乘佛法」的成分;贤首宗从(华严的)地论师发展而来,所以思想是重于唯心的。台、贤所共同的是「如来为本」,法华经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论法是一乘,论人是如来。…圆满的佛果观,在「大乘佛法」中,表显于法华及华严中。圆满佛德的信仰与理想,与「秘密大乘佛法」──「如来为本之天佛一如」,有一致的理趣。…从流传于日本而可知的,「东密」是以贤首宗的圆义,「台密」是以天台宗的圆义来阐述的。不过台贤重于法义的理密(圆),与「秘密大乘」的重于事密,还有些距离,可见中国佛教到底还是以「大乘佛法」为主流的。』 由此证实,古今贤哲所见略同,我国古德的判教,在义理上实与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发展,并无不合之处。至于印公导师所分的大乘三系,与太虚大师的三宗,以及唐圭峰宗密大师、宋永明延寿禅师的三宗,内容也相通,只是次弟差异而已。列表如次: 印顺导师 太虚大师 宗密大师 延寿禅师 性空唯名论───法性空慧宗─┐ 法相宗─────相宗 ┌─┼─┘虚妄唯识论───法相唯识宗 └─破相宗─────空宗 真常唯心论───法界圆觉宗───法性宗─────性宗 今之学者提及古德的判教,多表示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以今非古,菲薄古德。从缘起法来说,显然有欠公允。故钞录印公导师的看法,以供参考,比较其异同,给与古德合理的评价。 2004年2 月22日写于山仔脚丈室
相关图文
最近更新
排行榜
Copyright 2024 Inc. AllRights 学佛网 TXT XML 浙ICP备202301801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