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刘余莉2022-04-25 12:16

简介《孝经•三才章第七》,这一章是以曾子感叹孝的博大开始,引发了孔子进一步阐明孝道深广的义理,说明“孝”乃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所以以天、地、人三才作为章名。【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孝经•三才章第七》,这一章是以曾子感叹孝的博大开始,引发了孔子进一步阐明孝道深广的义理,说明“孝”乃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所以以天、地、人三才作为章名。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出自《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孝作为一种德行,尊吾与等,故谓之大。《孝经•开宗明义章》讲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作为一种德行,没有比它更重要、更根本的!而孝经第六章之前,第二章到第六章,是讲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孝道,强调上自天子,下到普通百姓都要尽孝,无始无终。


曾子终于明白“孝”道的无限广大,这个“大”字非常重要,说明对父母的尽孝无终无始,从内容上看,孝养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仅仅赡养父母,让父母物质生活有保证,生活无忧,并不是孝的全部。孝还要养父母之心,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仅仅为你的疾病而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担忧,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孝子。一个孝子无论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工作学习、乃至婚姻家庭、教育儿女,都能让父母放心,这基本就是一个完美的人。


养父母之心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尊敬父母,对父母说话的时候要和颜悦色,要有耐心。像《礼记》中所说的:“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孝还要养父母之志,就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终”是圆满的意思。一个孝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尽忠、治国平天下,这才是父母所期望的。大孝是孝天下的父母,这是养父母之志。


孝还要养父母之慧,父母年纪越大,可能对钱财会比较贪恋,这时候要提升父母的智慧,告诉父母这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都要看得破、放得下,最重要的是身心安康自在,这些都是在提升父母的智慧,内容上可以非常丰富。


从时间上而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行孝在父母生着的时候要以礼来侍奉父母,“朝起早,夜眠迟”早晨起来就要去先向父母请安、问候,看看父母需要什么,晚上的时候要侍奉父母先睡觉,自己才入睡,这都是为了免去父母的担忧。父母每一天心里都在惦记着儿女,时刻不忘记关心儿女,每天早晚去向父母问安,是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身心状态良好,是让父母放心。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行孝并不是父母在世的时候要做,过世之后就不做。父母过世要“葬之以礼”,过世之后要“祭之以礼”,春秋祭祀也是不忘本。这是告诉我们,行孝无终始。


从范围上来说,把对父母的孝心推而广之,移孝作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孝孝天下的父母,体现了孝之大,“孝”字写得很有味道,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子”字,子承老也。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孝是无始无终、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关系,这叫竖穷三际。


横的方面,对兄弟的友悌也是行孝的一个方面。“兄弟睦,孝在中”,父母当然喜欢兄弟姐妹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对兄弟和睦、友爱、帮助,也是孝的一个方面。把它推而广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就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就是自己的自性、自己的本性。由此可见,从孝入门,可以回归自性,达到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境界。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由此可知,孝实在是太伟大,孝道如此广大深远,从孝道入门做到极致,就可以回归心性,能够达到“明明德”的境界。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之经也”,“经”,《白虎通》曰:“常也。”恒常不变的规律,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轮转,万物也随之有生有灭,这是上天恒常不变的道理。“地之义也”,注解说“山川高下,水泉流通,地之义也。”山川有高有下,流水因之而流通,自然从高处流下低处,这是大地的必然法则。

唐玄宗对这句话的注解说:“利物为义,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若三辰运天而有常,无土分地而义也。”唐玄宗解释说:利益万物称为义,孝为百行之首,是人恒常不变的德行,正如日、月、星三辰在天上运行而恒常不变。大地以山林、川泽、丘陵、水边的平地、低地等五种不同的土地而滋养利益万物,是自然而然,就像有一句谚语所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据地势的不同,因地制宜来利益万物,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规律。


民之行也”,“行”,德行,孝悌恭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恭敬长上,这是人自然的德行。孔子说,孝犹如天道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滋养万物,是人自然的德行。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附指前文的“天地之经”。“则”,效法,天地恒常不变的法则,百姓应该效法。加注中说,“天有四时,地有高下,民居其间,当是而则之”,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转,地有高山低洼的不同,百姓、民人居于其间,人生在天地之间,称为“与天地三”,也说“与天地参”,与天地并列为三,所以应该参赞天地之化育,应该遵从并效法自然而然的规律。

更新于:2022-04-25 12: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