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的归宿

荆南小六2024-05-27 10:47

简介微信分享护持学佛网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于是阿难再众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大威德世尊!你之大威能折服顽强众生,使十二类众生能立时消除倒置妄想,你之大德..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于是阿难再众座位起立,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对佛说:大威德世尊!你之大威能折服顽强众生,使十二类众生能立时消除倒置妄想,你之大德能摄受固执众生,使他们能明白五十五位增上妙理。你之慈音能普被一切,平等教化一点都无隐瞒,又用善巧方便开示众生,破除微细深邃深挚、难知难察的烦恼思惑,令我们现在身心快乐,都获得莫大的利益。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甚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等于如来成佛真体。

世尊,若是这奥妙灵明之真心,本来是清净,周遍十方,圆融无碍。那么器世界大地上的一草一木和情世间的一切众生,甚至最微细的蠕动含灵,都是具足真如自性,也就是十方如来,成佛的真体。

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既然是佛的真体,为什么又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道和天道等等的差别呢?这些六道众生,是本来就有,照样从虚妄的习惯,而致有死活轮回呢?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即如宝莲香比丘尼,本来已受菩萨戒,但偷偷与人行淫,还妄说行淫不过是彼此交欢,既不是杀生,又不是偷盗,是没有业报的。说这些话后,即从她的阴部,生起大猛火,再延烧至全身的骨节,终于腐化无间地狱。

无间狱是经无量劫,万死万生,日以继夜没有间断。好淫的人,死后堕地狱,男的见铜柱是美男,女的见铜柱是美男,即趋往抱柱。柱即变成猛火,燃烧其身。淫属火故叫淫火。好淫的人堕无间狱,到处都被火烧,岂弗成怕!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又如琉璃大王屠杀释迦种族。善星比丘,妄毁因果,说一切法空。这二小我不必等死后而生身即堕阿鼻地狱,受大苦报。

琉璃大王屠杀释迦种族有远近二因。近因是琉璃王为太子时,一日回外婆家,登坐佛未坐过之肃静法座,故释迦族人骂他为婢生,哪有福德坐此宝座,太子怀恨在心,对侍臣“好苦”说:“等我继王位时,定报此辱。”今后太子废父自立为王,“好苦”便鼓励他不要忘记释迦族人之辱,是以起兵灭释种。目犍连尊者即请佛救度,佛只沉默无语。目犍连尊者不得已就持钵盛五百释种往天上。及至诛戮完毕,大兵既退,目犍连尊者持钵往见佛。佛说:“定业难逃,非你定力所能救度。我亦头痛三日呢!”目犍连尊者即启开钵盖,发明五百释种皆化为血水。

佛说:“远因是在往昔逻阀城中,有池多鱼,居民多打鱼为生。后因天旱水干,池内有二鱼王,一名为麸,一名为多舌,亦为居民所捕。当时有一小儿用竹竿戏敲鱼头三下。往日的打鱼人即现在释种,麸鱼即琉璃王,多舌鱼即好苦,而小儿是我(即释迦牟尼前身),因果报应照彰,是很难避免的。”

善星比丘是佛堂弟之子,亲近恶友,拨无因果,专和佛作对,妄说一切法空,业无本体也是空,故造什么业都无罪,不会有果报。

宝莲香比丘尼私行淫欲属淫,琉璃王报复属怒,善星诳妄说法属痴,故淫怒痴三者都是堕地狱之因,修行人弗成不慎,应该戒除。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辟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乐顶戴。谨洁无犯。

究竟这些地狱,是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照样大家有大家的业感,大家有大家的报应?惟望世尊大慈悲,劝导我们童蒙蒙昧,亦令一切持戒的人,听到这个决定义理,人人都愿意持戒,谨洁奉行,不敢涓滴有犯!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倾听。当为汝说。

佛嘉许阿难说:你问得最对机,最合我意,我正想进一步为大众说明,因果是谬误百出,所以人人都要严持禁戒,才不堕入邪知邪见而刻苦报。你们小心听着,我应当详具体细为你们解释。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是以分开内特别分。

一切众生本具的如来藏性,本来是真如佛性,清净无染,只因一念妄动,迷失本真,致有无明而成妄见。由妄见而生妄习,以业感为因,将本来的一真,分为内分妄和外分妄。

阿难。内分等于众生分内。因诸爱染。提议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

什么是内分呢?内分即成分之内,生出爱染。爱染即情:喜、怒、哀、乐、爱、恶和欲七情,在身内积聚不休就能生出爱水。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众生六根对境,就生起爱染,如鼻舌两根遇着珍馐厚味,心想香味,口中自然流口水。眼耳二根对着已死的亲人,或怜其色声可爱,或怨恨其不幸早亡,现在已不见其形,不闻其声,目中自然流泪。如意根贪求财宝,心中就发生爱涎:一想财宝将至,举体就生光润。如身根贪着行淫,男女性器官自然流出液体。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阿难,各类贪爱虽然有分别,但流畅形于外,蕴结藏于内,老是以润湿为性,所以照样相同的。润湿不能上升,一定向下坠,乃是自然的事理,这就叫做内分。

阿难。外分等于众生特别。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阿难,什么是外分呢?外分就是众生对身外的胜妙境界,发生仰慕渴求,就有虚妄的想念。想念积聚不休,就会产生一种殊胜之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盻雄毅。心欲生天。妄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常识。自轻身命。

所以众生,若能坚心谨持禁戒,,就能认为举身轻快清净。若能心持咒,手结印,就会顾盼雄毅,无所畏惧。若是心想生天就会梦中高涨天上;假如心中日夜忆念佛国,就会于冥冥中看见圣境;若想亲近善常识,就会不惜身命来奉事。

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难,想虽然有各种的不合,但轻清是一样的,轻清就会高飞,不会下沉,自然有超越的机能,这就叫做外分。

阿难。一切世间死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平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订交。

阿难,一切有情世间,死活相续赓续。生则随顺所造之善恶的习惯而生,死则从其变迁流转而受异类的身体,故当临命终时,气息已断,体温尚存之际,也是贪生怕死之时,生平所造之善恶业,如同片子一样,一幕一幕,都映现出来。求生为顺,避死为逆,故死逆生顺的抵触心理,交相并发。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纯想是单单有想没有情。这个想是澄心观想,不是胡思乱想。想属阳情属阴,纯想也是专一真诚观想,没有其他念头,观想胜妙境界,就会高飞,死后必生天上。假如纯想在心里,想修福修慧。似乎赡养三宝,做诸善事是修福,听经闻法为修慧。兼发清净誓愿,愿生佛国,临死时自然心境开朗,得见十方诸佛,一切净土,可以随愿往生。

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鼎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游于四天。所去无碍。

若是情少想多,虽然也会轻举,但不太远。假如是九想一情的,死后就为飞行仙;八想二情的就为鼎力鬼王;七想三情的就为飞行夜叉;六想四情的就为地行罗刹。这些众生,都邑高涨,游于四天王天以下,往来来往自由并无阻碍。

个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

以上这些众生,若是有善愿善心的,就会护持佛法。若是守护禁戒的,就会保护持戒的人;若是守护神咒的,就会保护持咒的人;若是守护禅定的,就会保护修定的人。他们皆为天龙八部的护法善神,经常亲住于如来座下。

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世。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假如情想平均,就不会飞升,也不会下坠,而生于人道:若想体明达,倾于想方面者,便为聪颖之士;情体幽暗,倾于情方面者,便为愚痴之辈。

为何说想为阳?因为观想胜境,修道听经,这都是为国损躯,光明磊落。而谈情说爱,这都是零丁秘密阴隐,故属幽暗。现在一般青年男女多爱好谈情说爱,殊不知愈迷恋情爱则愈趋幽暗,终至愚痴而腐化。所以说:“业重情迷是凡夫”;“性流为情,情流为欲。”到不由自立,欲火焚身的时刻已悔之不及,可不慎哉!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情多想少即六情四想,就会坠落横行畜生之类。情重,坠落为毛群走兽,轻者为羽族飞禽。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七情三想就沉到水轮之下,火轮之上,受了猛火的气分,结气成形,变成饿鬼,常被焚烧,见水化火,不能饮食,经百千劫常受饥渴之苦。

饿鬼有切切种,最苦楚的就是咽细如针,无法饮食。饿鬼见水都变成火,天人见水是琉璃宝地,鱼龙见水是宫殿窟穴。人见水是水,而饿鬼见水是火,或是脓血。这都是众生业感不合而所见有异。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更生无间。二种地狱。

八情二想和九情一想者,都沉沦下去,透过火轮,身在风火二轮的交叉处。情爱较轻便堕入有间地狱,爱苦尚有停歇的时间。爱情重者就堕入无间地狱,刻苦没有停歇。

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假如是纯情无想,就沉入阿鼻地狱。若心中又兼谤大乘,破坏佛之禁戒,诳妄说法,假装善常识欺骗众生,虚贪信众的赡养,滥受他人恭敬,甚至犯了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或兼犯十重戒:即杀、盗、淫、妄、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吝、故嗔及谤三宝等,都邑堕到阿鼻地狱。这个地狱坏了,还要辗转生至十方阿鼻地狱,经无量劫,求出无期。

现在有些人假装善常识,自认为高人一等,专和人作对,拨地因果,毁佛禁戒,诳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里头。”喝酒食肉只是穿肠过而已,何必禁戒?因为心即佛,佛即心,所以没有罪恶。又说:“何必受戒?受戒反被戒所管,不自由!”这真是邪知邪见,自欺欺人!当知不受戒就轻易堕地狱。受了戒还有点顾忌,不敢随心所欲。又有戒体、戒法和戒相来支持你、保护你。假如一时疏忽犯了戒,能即懊悔亦能免堕地狱之苦,所以说:“众生受佛戒,即为真佛子。”受戒在修道上是很重要的基本。

评论问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