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一章 守护六根

心美2021-09-10 02:53

简介第廿一章 守护六根 (第一节)在历缘对境中,如何守护六根,才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云何不守护门?」一个人「不守护六根」是什幺意思呢?「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着……」「眼见色已」一般众生看到各种境界--现象界的一切人事物,看到现象界的花花世界..

第廿一章 守护六根

(第一节)在历缘对境中,如何守护六根,才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云何不守护门?」一个人「不守护六根」是什幺意思呢?「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缘着……」「眼见色已」一般众生看到各种境界--现象界的一切人事物,看到现象界的花花世界,「于可念色」于可意境、顺境、喜爱的境界,遇到这些可爱、喜爱的可意境界,觉得好的境界、顺境,就会起「缘着」,所谓「缘着」就是爱着、贪着。如果遇到「不可念色」─逆境、不可意境、不喜欢的境界,就起瞋恨;遇到喜欢的境界,就要抓取;遇到你要的境界,就拼命抓;遇到所不要的境界,就拼命的排斥、抗拒、瞋恨。

「不住身念处」没有好好观察当下的身心变化,「故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如实知,于彼起种种恶不善法,不得无余灭尽,于心解脱、慧解脱妨碍,不得满足」「身满恶行,不得休息,心不寂静;以不寂静故,于其根门则不调伏、不守护、不修习。如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其它的六根也都是一样。

所谓「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一般众生眼睛看到外面的色尘,或是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看到、听到好的,就会一直的抓取;看到、听到不好的,就会起瞋。看到所要的境界、就在抓取,看到不要的境界、就起瞋。耳朵也是一样,听到你想要的声音--褒奖你、夸赞你,称赞你很聪明、很能干……,尾巴就翘得很高,你的心就被几句赞扬话语牵着走。同样的,当有人毁谤、批评你几句话,内心传进来不想听的声音,遇到不可意境、就起瞋。我们众生的「六根」与「六尘」接触之后,都是常常成为境界的奴隶。

「四念处」就是让你的身、让你的心,能够回来看你当下的身、受、心、法。一个人的心没有内敛、守护六根、没有修行,常常成为境界的奴隶,「六根」都一直向外攀缘、抓取,然后又被境界牵着鼻子走,「八风」只要有一风,把你吹东、你就向东,于是东倒西歪。修行就是要让你的心,不管面对可意境或是不可意境,都能渐渐做到「如如不动」,所谓「如如不动」并不是麻木、没有觉知,而是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如果一个人很在乎别人的评论、评断,你的心没办法真正安止下来;当你静下来之后,又会去抓「谁又讲怎幺样啊!我做这件事情不晓得别人的看法是怎幺样啊!……」都很在乎别人的评断,你的心也没办法安止下来,没办法有果决的大魄力,因此我们的心常常成为境界的奴隶。

对于修行者而言,何谓「善守护根门」呢?「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着,不可念色不起瞋恚」「不起缘着」就是不贪爱,过去习性会贪爱的「可爱色」,现在已经不会起贪爱了;遇到「不可念色」不可意境,不会起瞋心了。「常摄其心住身念处」因为你的心已经安住在「四念处」上面了,都随时明觉当下身、受、心、法的变化了,所以「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一方面你的身心柔软,一方面你的心胸也是无边无量。如果心胸很狭窄,范围框框很狭小,遇到框框外面的、你就反弹,所谓「无量心解脱」能够做到不受八风吹动,都是要有相当大的心胸。

「无量心解脱、无量慧解脱如实知,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

【法义分享】到达守护六根,已是进入实修阶段。何谓「不守护六根」呢?就是六根接触到可意、可爱之境,就起贪爱、黏着、抓取。六根触到不可意境、不顺心之境就起瞋、排斥、抗拒。如是,身心常成为境界的奴隶,都被境界牵着鼻子走。

什幺叫做「守护六根」呢?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遇可意境不起贪;遇不可意境,不起瞋。若有起恶不善法,马上觉察、立即改进。如此,心有所主,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是我们历缘对境很能够用得上、也很重要的章节,都是实际上我们修行要下工夫所在,要把这些落实在日常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不是懂一些知见,不是在争辩,而是包括修行的功夫、定力方面,都是要加以检验。你的检验是在哪里?都是在六根与六尘、境界接触的时候,有没有跟以前不一样呢?记得!修行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你自己有没有一天一天的成长?有没有一天一天的脱胎换骨?你过去常成为境界的奴隶,现在有没有一天一天的脱胎换骨出来呢?都是很重要的检验。

(第二节)「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我们不要只看表相,包括要跟他学的法师、大师、上师也是一样,不要只看表相。真正有内涵的人,往往不会很重视表相的。

(第三节)「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复见」就是说虽然看到过患,但也不能够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仪呢?」就是所谓的「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起贪。「于不可念色不起恚想」不起瞋,「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第四节)「云何不律仪?」「不律仪」就是不守护六根,「六根不知量」到处一直在攀缘,「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根都是一直向外攀缘,到处东张西望、攀缘,就是「眼根不律仪所摄护。眼识(贪)着色」眼识一跟境界接触,就贪着、黏着,「缘着故」就是贪爱。因为贪爱、黏着,于是就会产生苦受。「苦受故,不一其心」因为你的心被境界牵着走了,没办法静下来。「不一心故,不得如实知见」因为你的心到处在漂浮飘荡,比如喜欢玩股票,你的心就跟着股票而上上下下,你的血压也跟着上上下下。所以,你黏着什幺,就会被境界把你卡住、吸引住。「不得如实知见;不得如实知见故,不离疑惑」就没办法离疑惑,因为你的心无法静下来求真求证,没办法静下来如实观,所以你的内心里面有很多的疑惑、疑结,没办法破除,就是「不离疑惑」。

「不离疑惑故,由他所误」因为本身没办法亲证,加上你内心里又有很多的苦,变成去跟随着人、跟随着外境,被盲师牵着鼻子走,你也不知道,「由他所误」就是被一些盲师牵着鼻子走、也不知道。「而常苦住」就在苦海里面浮浮沉沉,就是「不律仪」。

什幺叫做「律仪」呢?「眼根律仪所摄护。眼识识色,心不染着」当眼睛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心不贪染,不贪爱、不染着,就会「常乐受住」你的心能够宁静下来,所谓定、静、安、虑、得,有,不会到处攀缘、被境界牵着鼻子走,你的心就能够定得下来,定、静是一个过程,「安」就是进入轻安的阶段,「虑」就是深度「止观双运」,于是就能够体悟、有所得。「心不染着已,常乐受住」会有禅悦,「心乐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安详、宁静,就不必到处去攀缘;如果你的内心快乐、愉快,可以不必去找电动玩具或是飙车,一直来刺激。

「一其心已,如实知见」因为你的心能宁静下来,你就能够「止观双运」,「一其心」就是你的心能够一心,清清楚楚的活在当下。「如实知见已,离诸疑惑」能够如实观、如实的看,去求真求证,内心里面的疑结就会慢慢破除。「离诸疑惑已,不由他误,长安乐住」因为疑惑的破除是来自于你的实修实证,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被很有名的大师,人相、我相、名相、大师……牵着走。「不由他误,长安乐住」一个人不能够如实体悟,如实了悟「四圣谛」,就会像棉花丸这样轻飘飘的,风吹哪里、就吹向哪里。

「不律仪」就是不守护六根,看到可意境就起贪,看到不可意境就起瞋。如是,心常被境界牵着鼻子走而成为奴隶,心静不下来,六根又到处攀缘,如此动荡不安的心,怎幺能看到宇宙人生的实相?怎幺能脱离苦海呢?所以,一般众生的心,当「六根」跟「六尘」接触,就会起种种的内心觉受,「六识」内心的觉受就会出来了,「眼识」就是由眼根接触色尘,所产生的是非、好坏判断。好的,下一步就贪爱、贪着;不好的、不可意境的,你就起瞋恨。因此,当接触之后,内心就会起了变化,如果一般触到顺境,一定会进一步的起贪爱;如果触到的是逆境,就会起瞋心。不管起贪爱或是起瞋心,你的心都会成为境界的奴隶,就是六根不守护律仪。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六根,每天都在跟「六尘」(境界)接触,每天历缘对境所遇到的境界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就是我们每天历缘对境所遇到的境界,「六识」就是讲我们整个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都是来自于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然后产生的顺、逆--贪爱、瞋心。「六识」就是我们贪瞋痴的心理变化、我们的苦受,遇到顺境、就起乐受;遇到逆境、就起苦受,苦受就会产生瞋心,乐受就会产生贪爱,在贪瞋痴里面成为境界的奴隶、起贪瞋,因为众生的痴、无明,对身体的实相不了解,对境界的实相情况不了解,对「六根」与「六尘」两方面,没有如实的了解,就是无明、愚痴。所以,当你遇到境界,就成为境界的奴隶,然后起贪、起瞋,在循环、轮转,就是「不守护六根」。

我们要修行、「守护六根」,一方面了解「六根」--我们的身心,本身就是一直无常生灭变化,而且本身也是缘起。再来,你要看到一切的境界,也是一直在剎那生灭变化,而且也都是缘起,一方面看清实相,当你再遇到各种境界的时候,就会以平常心面对,这时候会以平等心、平常心面对,但不是麻木不仁,不是说没有感情,因为你了悟这些实相。当人家夸赞你好,你知道、也接受,但是不会起贪爱;人家骂你,也可以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勉之,你也不会起瞋心。如果人家骂你,回来检讨自己,觉得自己没有错,一样不会起瞋心,一方面以平常心、平等心面对一切境界,因为无明的众生很容易起瞋、起忌妒心,这是很正常的,当你能够这样「守护六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

「没有守护六根」身心就随着境界转,成为境界的奴隶。「守护六根」在每一个根、尘接触的当下,都有保持明觉、了悟实相,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我们在平常历缘对境里面,都是要实际去练习、实际去应用的。在禅修时,讲述「四念处」是慢慢地把我们的身、受,身心的明觉度慢慢提升,一方面身心提升到越明觉、越敏锐的境界,然后来看万事万物,深度就不一样。在禅修之后,是要实际的检验,不管你的体悟到多深,实际的检验都要是在历缘对境中,要经得起历缘对境的考验。所以,所谓「守护六根」、「不守护六根」,都是在平常历缘对境里面,但是如果没有透过禅修实际练习提升,我们的心常常是在比较粗糙的质量。

(第五节)「佛告摩罗迦舅:善哉!善哉!」你问得好,然后佛陀就做一个简短的回答:我们要做到「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觉」改成「受」,比较容易了解。「受以受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经文很简短,但含意很深。【法义分享】「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套上一句话:「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只要还有贪、瞋、痴,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见以见为量」。因为有贪瞋痴,就有「要」与「不要」。凡夫是透过一面弯弯曲曲、凹凸不平的心镜在看待人事物。无意中,加油添醋、扭曲实相,但自己很不容易觉察到,除非你能随时反观觉察。这几行文字虽然是这样写过,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好好慢慢地去消化,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求证。

代表不同众生的心态,比如实相是一条直线,但是当贪瞋痴重的众生,看到这一条实相之后,在他心镜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实相--这一条线,他的弯曲度会跟他内心贪瞋痴的污染度相同,一位已经有修行,他的贪瞋痴程度已经没有像前面这幺严重,但是还有,所以在他的内心里面还没有完全的平整,他内心里面所看到的曲线还是这样。一位贪瞋痴止息、内心祥和宁静的人,他能够很如实的看出它是一条直线。实相是这样的线,印在你内心里面所呈现出来的,都是跟你内心的弯曲度是相同的。所以,世间一般众生会争论不断、纷争不断都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认为他所看到的是真的,因此不同党派的人,有不同党派的弯曲度,就会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场,因为他只看到自己要看的角度,不同的人所看的就不一样。但是,不管你再怎幺样看、再怎幺争辩、再怎幺会讲,你所讲的、跟事实上都会有相当大的差距。只要你还有贪、瞋、痴,就没办法如实观。

真正如实观的境界,心是没有贪瞋痴、平静的,才能够说真正做到如实观。如果实相本身是弯弯曲曲的,对另外弯弯曲曲满严重的人来讲,他可能看起来频率跟他很相近,于是他就觉得这是他所要的,就像情人眼中出西施,找一个频率比较相近的,频率比较可以起共鸣的。事实上你找的,是跟你内心弯曲度比较相近的,看起来就好美,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这样。但是,对这一位没有贪瞋痴的人,他看出来你是这样一条线,一样跟你一样相同的一条线,你怎幺样的弯曲,我就看出怎幺样的弯曲。但如果跟这一位来讲,他看出来也是这样一条线,事实上因为他本身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弯曲,所以他看起来刚好是符合他所要的口味。事实上我们画是这样,如果他的理想世界是这样的一条线,可能呈现出来感觉的就是这样一条线,他的梦幻世界就会出来,而且我们一般人很容易听话都只听到前半,然后后半就自己做文章,很容易犯的毛病,只是听到前面,然后就说「我知道了!」,但是后面往往都是自己在做文章,身、口、意一直冲动。

如果一个人外务多、心散乱,或是心常向外看,常挑剔别人的毛病,这样心很粗糙,就没办法看到自己的贪瞋痴。「守护六根」一方面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攀缘,减少不必要的外务,但是绝对不是消极、不是逃避,该做的一定要去做,因为你承担每一样,觉得该做的、你去承担,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修行,可以见法、可以体悟的。

【幻灯片】

刚好这个月发生三次台风,于是做一些剪辑,里面有一些启示。第一个就是尤特台风,上次报导的时候是方圆七百公里,二十年来最大,气象局发布台风警报,而且全台都要严加戒备,几乎全台都已经有准备好了,大家的警觉性都很高了,结果后来这一次台风怎幺样呢?从南端这里慢慢走过,对整个台湾没有影响,你看尤特暴风圈是二十年来最大,方圆总共有七百公里,大家都已经准备好了,结果它后来没有入侵。这是尤特台风前一天,我们整个台北的情况,因为没有完全进来,我们台北是边缘,整个台北一样风雨很大,这是在前夕,台风边缘,一方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大地,地、水、火、风的这些变化,无常剎那生灭变化,风云变色、风云变化,我们平常在台风来袭,都躲在家里面、很少出来,看实际台风的情况,为了拍摄这些资料,是冒着风雨拍摄这些让大家看看,整个大地的变化、云层的变化,剎那剎那生灭无常。

这是尤特台风的前一天,整个风云的变化,还不是说前天、而是当天,是当天比较早的时候,当天的傍晚,本来是预定晚上的时候会过来,结果后来没过来,这整个一些风云的变化。它行径动作都很快的,因为平常台风来的时候,大家都是在挨打这样,很少去看到它整个的风云变化。这是尤特台风,那一次没有过来,后来隔一周,「轻台谭梅可能今晚登台」,而且气象局发布的时候,报纸上都只有小小的一个角落,包括新闻气象方面也都一样,报导很小的一个角落,它不但报导是轻台,还有加上报导说迷你型,轻台、又是迷你,电视、报纸对这方面的报导都认为:没有什幺!前面那幺大的尤特台风都没有进来了,也没有什幺动静,大家变成说对这方面就很轻视它。

结果……哇!你看一夜之间谭梅发威,高雄狂风暴雨,大高雄三个多小时降雨量三百多公里,破两百年来的纪录,几乎高雄市区的地下室全部都淹水,有的高雄人打电话跟我讲说真的好可怕,下雨就像倒水、一直倒这样,三小时竟然是下了这幺多雨,破了两百年来的纪录,整个大高雄的恶梦,两天的雨量破四十年的纪录,整个大高雄地区都是汪洋一片,根本都是措手不及,因为气象报导也没有什幺,风也不会很大,结果竟然好像虚晃一招,完全在不戒备的时候,啊!狂风暴雨,所以「抢救大高雄」,「港都人的恶梦」,结果气象局人员挨轰,被人家骂了,不是说小台风吗?不是说迷你型吗?怎幺会造成这幺大的灾难呢?一夕降雨量这幺的大,为何没有对高雄县市发布陆上警戒呢?气象局人员也是都搞得一头雾水,怎幺会这样?我也不知道!都失算了!前面的报导得那幺大,结果没有进来、又被人家骂,就在那里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没有进来,变成另外一个比较小规模、迷你型,变成越怕、越不太敢报导,竟然酿成罕见风雨分离,专家看走眼,「谭美分身肇祸」,而前面的尤特脱轨演出,气象局分析好好的轨道,它就脱轨演出,让气象局也头痛。

这一次的桃芝台风又是这样,本来我们上个礼拜停课,休息一周,因为气象报导都是说这一次是冲着东北部、北台湾而来,所以前一天在南投、嘉义、台中那边,都没有宣布说要停课,但是我们台北县市早就已经发布停课,尤其汐止的人已经在胆战心惊,因为前几次的下大雨淹大水,而且这一次的报导又是说云层的构造非常密,预估会下大雨,雨量会很大,台北整个地区方面都已经进入戒备战备,汐止人更是,大家都这样尽量去准备,结果这一次预定的路线,它又没有这样过来,刚好这一天的前一天是礼拜天晚上,礼拜六那一天就是到南投去跟一个团体上课,上完课之后,人家才告诉我说有台风的消息,然后隔天早上他们确定已经有发布海陆台风警报,但是它可能会向北方面的,南投当地有一个人就跟我讲,我们南投不错,好山好水在南投,除了上次的大地震以外,南投台风扫不到啦!因为都被中央山脉挡住,说台风要来,我们这里的天气这幺好啊!也没什幺啊!都很平静啊!

但是那时候听听,我是觉得保留,然后我没说什幺,本来那一天是想在日月潭,在南投附近要拍一些幻灯片,但是后来看看,一方面觉得天气也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觉得情况不是很对劲,不能够掉以轻心、大意,于是我想说还是提前上台北,于是在礼拜天那一天十一点的时候就离开南投上台北,结果上台北之后,因为台北已经宣布星期一放假,我们也是在家里等着台风过境,结果隔天就发布整个花莲、南投地区灾情惨重,好几个村庄在一夜之间都夷为平地,不只夷为平地,都埋在土石流里面,这是第一天的报导,桃芝夺走四五十条人命,一百五十人失踪,事实上失踪里面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埋在土石流里面的,事实上死亡的很多,哇!整个土石流的这些,桃芝重创全台。本来是豪华的住宅,一夜之间,整个土石流,土石流比洪水还更可怕,整个那个冲击力更大,如果是光是洪水,你还有可能像岳飞一样坐在水缸上漂流走,还有存活的机会,而且冲击力还没有像这幺大,土石流非常可怕,花莲两个村庄全部都不见了,整个村庄都埋没掉。

土石流毁村埋屋,有这幺多人都下落不明,事实上大部分都是被埋在地底下,我们来看灾变上方的林班地,遍植槟榔树,这是灾变的地区,这几个村庄都被冲掉,土石流是从上面流下来,都是种槟榔。在几年前就有专家已经在警告,我们的山坡地很多都种植槟榔,槟榔对水土的保持是很不好的,很容易发生土石流崩裂的山崩,但是一般众生利益所薰,种这个有钱可赚、比较好赚,哪管你那幺多!当我在1993年有一次到阿里山,沿途这样坐车上去,那时候也很感慨,这幺高的山上,结果种的不是槟榔树,就是茶树,这些对水土的保持都很不好,除了玉山、阿里山以外,有一次又走中横路线也是一样,山坡地的开发过度,槟榔树、果树、茶叶,真的开发过度。像以前我在大专高中的时候,曾经上嘉义梅山后面的太平山,整个森林林叶茂密,都是森林,但是当我十年前再走一趟那一条路的时候,发现整个景观都完全改变了,都是槟榔树,那时候一方面有点痛心,觉得我们众生一直在吞噬掉大自然的资源,让大自然的林地越来越少,觉得这样下去,迟早灾难一定会发生。

众生一直吃、吃、吃,把大自然的林地也都吃掉了,所以那时候就觉得说,如果政府再这样放纵下去,迟早一定会产生很大的灾变,政府就是放纵着人家一直在过度的开发山坡地,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的佛道寺庙、道观方面,又是在高度的山坡地上面大肆的开发,都是让整个山坡地一直被侵蚀,我们以为是大地反扑,以为是大地在报复,事实上不是大地在报复,而是众生滥垦、开垦过度,你吃掉大自然的保护资源,结果当下大雨的时候就这样。所以,这些灾难、灾变,都是因为我们众生没有好好去珍惜大自然资源,而过度的开发、过度的滥用,导致一下大雨就是这样灾变不断。

你看警车出去巡逻,被土石流一冲击,根本都来不及逃、没办法逃,滚滚土石流,当我们看这些,一方面也要好好珍惜大自然的资源,好好跟我们大自然和谐共存、和平共存,人类如果没有好好珍惜大自然资源,就会自食恶果。这讲说大地反扑,但不是大地的报复,而是众生没有好好的去珍惜,开发过度,放纵着滥垦、滥葬,放纵着不断种植槟榔,结果导致水土没办法保持,这样一下大雨,本来是一条小溪,这是人家的村庄,结果一夜之间,整个全部都变成土石覆盖,至少十公尺厚度,他们挖了好几公尺,都还挖不到尸体,至少有挖五公尺下去,都挖不到尸体。如果我们的四种食一直吃、吃、吃,欲望过度、不知节制,就会一直吃,吃掉我们的山河,吃掉我们的国土,吃掉我们的大自然资源,吃到最后就是这样,看着家园竟然成为一片的土石覆盖,怎幺样的感触?滚滚洪流,无奈天人永隔。

这一次桃芝警报解除,但是气象预报又挨轰,这是气象局的预报中心主任,本来预测是向北上来,台北北部这里已经准备好受挨打,结果它竟然没有按照预定的路线,然后从花莲、南投这里上来,导致南投又产生很大的灾变,登陆地点又差这幺多,当然他们认为说已经很准,但因为这一次酿成大灾难,有很大的土石流灾难发生,所以气象局方面,包括前几次的误差报导,导致气象局一头雾水。从这里面大家有没有体会到、要分享的哪一点?无常、缘起,大自然的不可预测……。

气象局都是用现在最尖端、最好的科技,包括卫星整个追踪、监控、报导,认为说事实上气象预报比一般的神机妙算,都已经很准了,但是这三次等于好像专门针对气象局,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你把我算得好好的,我就偏偏脱轨演出,当我看这三次的脱轨演出,我自己也很多的体会,如果你慢慢去体会,你会去体会我是、我能、我慢,当你面对大自然这些,你会渐渐的降服。如果你越是展现我是、我能、我慢,大自然会启示会告诉你,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当你的我慢越产生、越大的时候,大自然都会启示你、告诉你,是你厉害、还是我厉害?所以,你慢慢去体会这些,我们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会渐渐降服。

曾经有一位朋友夫妻,先生讲以前年轻时代都认为自己很聪明,他也认为自己很聪明,赚钱好像赚水一般,因为做事情也都很顺利,当然他也很拼命在做,很拼命在创业、工作,所以做得很顺利。但是当他发现事业有成,各方面很顺利的时候,他的身体却一天一天的恶化,他以前很不服输,因为他认为以前的IQ的测验都是130,就是满不服输的心态,但是后来经过生病的折磨之后,慢慢、慢慢的我是、我能、我慢,才渐渐地降服,才渐渐地柔软。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去体会,往往都是要很多的逆境,很多不可意境、逆境的磨练冲击,我们的我是、我能、我慢才会降服,因为像他有走过这样一些心历路程,当我们在跟他谈比较深的法义时,他的体会反而很深、很快。所以,我们就是要到要从「不知不觉」,提升为「后知后觉」,再渐渐提升为「先知先觉」。

以南传地区来讲,他们修行、打坐的地方,大部分都在树下,像我上次到泰国几个道场去参访,他们都是住在树下,一个人一间的小茅房,大家是真正修行人,跟大自然和谐共存、和平共存、和谐相处,真正修行要跟大自然溶为一体。他们都是能够伤害树木越少越好,保留树木,保留森林资源,曾经看过一条走的路、然后中间有树,有一棵树还留着,因为这个树在这里,他们一样绕旁边,这棵树一样留着,让它能够继续存着,不是说阻碍到、砍掉,不是这样啊!所以,我们要学习着跟大自然和谐共存,以后如果说台湾有这样原始修行的地方,伤害大自然要越少越好,尽量保持大自然的资源,然后跟大自然和谐共存,我们要回归大自然,跟大自然和谐共存,有时间多接近大自然。

介绍我们人跟大自然的亲密奥妙关系,请珍惜用水、爱护大自然,我们要爱护大自然,因为我们的整个生命,全部都要仰赖大自然,我们整个的生命所需,全部都要仰赖大自然。如果我们破坏大自然,就是破坏我们生存的空间;能够珍惜大自然,我们生存的空间,就会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上次有提到请缅甸禅师来指导禅修事件,后来发生一点不是很愉快的误解,要补充说明这件事情因为是由国内几个单位,大家在联合办,没有找到适当的场所,后来到金山借用场所,所以这件事情对金山提供场地的单位来讲,完全只是单纯的提供场地,他们没有参与这整个的运作,所以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讲是无关的。有关慈莲寺部份,虽然有参与这一次的工作,但是事实上慈莲寺他们是参与一些经费方面的资源,实际的整个工作的运筹、进行、规划,慈莲寺并没有实际的去参与,所以这件事情慈莲寺也都是事后才知道。上次有讲到这方面,事实上我们没有指责、也不希望针对任何人去指责任何人,而是希望藉这样的例子,让我们能够大家打开心胸,打开我们的界线,能够包容异己,你觉得怎样做比较好、可以,你就怎样做,但是我们尊重异己,尤其是在国际交流的场合,更是需要多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

包括说佛法,我们在南北传的流传过程,已经有很大很大的差异,今天南北传要交流,大家更需要有开放的胸襟,能够包容不同的见解跟戒律方面的观念。所谓持戒与守护六根,都是要求自己,不是去要求、规范别人。


更新于:2021-09-10 02:53
Top